共享發展紅利 共繪幸福圖景
“洗衣液在你左邊的貨架上,上面標有價格……”走進林芝市朗縣仲達鎮拉丁雪村扶貧財旺超市,柜臺收銀員平措忙著為前來購物的群眾提供服務、結算商品。不大的超市打理得井井有條,琳瑯滿目的商品分類擺放在貨架上,三五名群眾正在精心挑選著心儀的商品。
黨建引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拉丁雪村距離縣城39公里,位于510省道旁,全村58戶208人。2018年,全村群眾脫貧摘帽后,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拉丁雪村結合村情實際,積極申報爭取國家扶貧資金50萬元,實施村集體扶貧百貨超市及藏餐館項目,助力鄉村振興,該項目于2019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超市建成后,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進一步制定細化管理方式和利益聯結機制,采取村“兩委”班子總體負責、村務監督委員會專項監督、群眾日常監督的方式,經村民大會舉手表決,專門雇傭一名收銀員負責超市的日常運營;藏餐館承包給有技術技能和就業創業意愿的群眾進行運營,將年純利潤的30%留作項目運行成本、60%用于所有群眾年底分紅、10%專門作為已脫貧建檔立卡戶群眾分紅(在享有60%分紅基礎上),最大程度調整分紅分配機制,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集體經濟帶來的好處。
村民入股,共享集體經濟紅利
“超市剛成立初期,由于缺乏運轉資金,在村黨支部的引領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下,40戶群眾以自愿入股的方式,每戶入股1萬元作為超市運轉資金。”拉丁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拉巴告訴記者,“截至2021年底,扶貧超市及藏餐館共盈利25萬余元,由于目前運轉資金充足,對當初入股的40戶群眾每戶已返還資金0.5萬元。”
據悉,扶貧超市及藏餐館項目運營以來,為實現部分群眾轉移就業,村黨支部每年年初召開村民大會,優先考慮已脫貧建檔立卡戶群眾的就業意愿,由群眾自愿報名、村民大會集體表決,解決1名超市收銀員崗位,以年工資4萬元進行結算;藏餐館以每年1.28萬元出租給有就業意愿、具備一定技術技能的群眾進行運營。目前,已實現群眾轉移就業4人。
今年58歲的門巴族群眾平措,為人憨厚老實,深得群眾信任。村里的超市開辦以來,平措連續3年被大家推選為超市收銀員,負責超市收銀、登記銷售、貨物更新等工作。
“老百姓對我這么信任,我肯定不會讓大家失望,一定會盡心盡力干好超市收銀員這份工作。”平措指著柜子里整齊擺放的筆記本說,“超市成立之初,村黨支部就制定了積分管理制度,本村及周邊群眾在超市購買商品后,購買積分都會登記在冊,年底可按20分積分兌換1元商品的標準,兌換相應物品。”
此外,細心的平措平時還與妻子前往村垃圾填埋場撿拾紙箱、易拉罐等生活垃圾,連同超市產生的廢舊物品及時收集起來,利用進貨時機將其賣出,進一步節省了油費開支,保護了生態環境。
滿足需求,提供更加精細化服務
近年來,承包村集體藏餐館的拉丁雪村村民扎桑嘗到“甜頭”后,表示要繼續干下去。扎桑說:“藏餐館并不是每天都營業,到了秋冬季節,人們閑下來了,我就忙起來了,一忙就是近半年,甜茶、藏面、燒烤、蓋飯等應有盡有,藏餐館里總是很熱鬧。”
1986年出生的扎桑不僅將藏餐館經營得有聲有色,農忙過后,還時常和丈夫前往附近工地打工,用辛勤的勞動和勤勞的雙手經營著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村里有了超市和藏餐館,不僅方便了周邊群眾,我們駐村工作隊吃飯、購物也更加便利了,閑的時候還可以和群眾一起拉拉家常,增進感情。”拉丁雪村第一書記次卓表示,“超市的部分日用商品價格較縣城便宜,每季度由村‘兩委’、監委負責進貨,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對過期食品進行集中清理,讓群眾能夠買到放心食品。”
談及下一步打算,拉巴表示:“我們在用心管理好超市和藏餐館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不斷滿足當地群眾生產生活購物需求,為大家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讓大家充分感受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氣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村美日子美
近年來,西藏旅游業沿路興起,帶動城鄉基礎設施持續加快建設,特別是小城鎮建設有序開展、旅游扶貧產業逐步發揮效益,鄉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詳細] -
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桃花村的美麗蝶變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有著西藏“桃花第一村”的美譽,這里由1200多株野生桃樹構成了270多畝的“世外桃源”。[詳細] -
西藏林芝:鄉村美如畫 生活更紅火
近年來,林芝市農牧民群眾通過景區景點、旅游餐廳、家庭旅館、旅游項目建設、旅游商品生產等方式轉移就業,鄉村旅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