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措并舉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日前,西藏印發了《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指出,到2025年,西藏將從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等方面打好“組合拳”,深入筑牢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在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方面,西藏嚴格落實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案,積極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創建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到2025年,全區7個市地、20%以上的縣區創建成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30%的縣區、40%的鄉鎮、60%的村居完成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
在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方面,西藏積極落實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加強重點河湖生態保護與修復,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深入實施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程、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工程。到2025年,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至12.51%,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至50%,濕地保護率穩定在68.75%以上。
在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方面,西藏將制定實施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開展羌塘-三江源、喜馬拉雅東南部、橫斷山南段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調查、觀測、評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植物物種保護率將達到80%。
同時,西藏將建立全區生態狀況評估報告制度,加快完善自治區級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不斷強化生態保護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大力發展非耕地設施蔬菜產業 全區30多個縣(區)已廣泛應用
據了解,西藏農耕地資源十分有限,人口的持續增長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耕地資源明顯趨緊,耕地后備資源極其有限,是西藏農業發展的主要瓶頸。[詳細] -
林芝察隅縣推動美麗察隅建設:守護綠水青山 樂享生態紅利
2018年以來,察隅縣委召開常委會115次、政府會議46次學習研究、部署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進一步明確工作舉措,全力推動縣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