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拉孜縣有效提升鄉村環境治理成效
為推進城鄉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實現農村垃圾集中清運和分類處理,全面提升鄉村環境治理成效,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西藏日喀則拉孜縣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行“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治理模式,努力打造“基礎設施配套、環境優化整潔、生活和諧幸福”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因地制宜穩步推進,搭建垃圾收運體系。拉孜縣科學研究制訂《拉孜縣鄉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置一體化工作實施方案》,投入資金1662.97萬元,全力實施鄉村垃圾收集、清運、處置一體化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成84個村積分兌換站、1個資源回收站、1個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服務中心、6個環境垃圾回收簡易設施,設立250個定點收集指示牌,采購15輛運輸車,“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治理模式基本建成,鄉村環境治理成效實現全面提升。自2021年投入送營以來,已收集轉運處理3250噸農村垃圾。
全面推行數字監管,優化提升管理效能。為實現對鄉村垃圾處置過程的全程跟蹤,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及后續服務改善優化,建成數字鄉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體系云智慧控制平臺,將全縣1個鄉村生活垃圾轉運站、9輛清運車、6輛轉運車、250個收集點全部納入數字監測平臺監管,對鄉村生活垃圾收運車輛實施自動定位監測,垃圾收運路徑全過程監管,實現全縣鄉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監管數據縣鄉村三級“一張圖”管理模式,達到集成式、智能化、全覆蓋、高效率治理目標。
創新推行積分模式,激發垃圾分類動力。實行鄉村垃圾積分兌換管理辦法,因地制宜將村級小賣部改造為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將可回收利用的廢舊金屬、飲料瓶、廢舊紙箱等兌換成積分,利用積分兌換牙刷、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目前,全縣共設立84個積分兌換點,現已兌換6450積分物品,不斷激勵村民通過垃圾分類獲得積分、兌換“禮品”,有效形成“村民收集分類、定點兌換商品、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處理新模式。
健全完善運行機制,推動責任壓實到位。建立健全鄉村生活垃圾定時清運制度,采取國道318沿線每周清運三次、其余鄉鎮每周清運1次的形式,提前明確收集線路和時間節點,村垃圾收集點位組織生態崗位人員前往集中點收集,做到規定時間內收集完畢;轉運壓縮車嚴格按照規定線路行使,提前聯系下一站,切實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眾、節省時間,最終封閉式循環轉運到縣城生活垃圾填埋場規范化處置。同時,縣政府對第三方團隊實行周調度、月考核的考核制度,對各村生活垃圾收集和管理情況進行督查,并將考核結果累計積分與第三方年度資金撥款相掛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日喀則市定結縣組織帶“路”練就產業振興“真功夫”
自2021年以來,定結縣充分利用特色資源優勢,圍繞“四件大事”,以組織振興引領產業振興新思路、致富路、新出路,積極探索新發展模式,練就產業振興“真功夫”。[詳細] -
珠峰腳下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樂
新年伊始,日喀則市各個合作社相繼開啟了“分紅模式”,這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