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河湖長制”:青海“母親河”湟水的美麗“加成”
“現在水面清了,岸邊干凈了,變化真是挺大的!”談起湟水河沿岸的變化,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濱河路社區居民南炳耀日前贊不絕口。
湟水河屬黃河上游一級支流,流經青海、甘肅兩省。湟水流域承載了青海省大部分的人口、耕地和工礦企業,被譽為“青海人的母親河”。
雖是“母親河”,但湟水河的生態問題,卻是昔日的“老大難”,如何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早日還青海人民一條清澈的母親河”成為各界期盼。
“以前水面上會漂浮一些垃圾,讓人看了心里也不舒坦,現在環境變好了,湟水河上野鴨子越來越多了,住在這里舒心多了。”南炳耀如此講述身邊的變化。
記者從海東市樂都區水利部門獲悉,當地持續在水資源保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水生態修復等領域發力,在區內湟水河及其25條主要支流,推行河湖長制工作,轄區河湖生態持續得到改善,水環境綜合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如今,站在海東市樂都區朝陽閣俯瞰城市巨變,湟水河沿岸生態巨變,移步即景,呈現一派詩情畫意的美麗景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目前,海東市樂都區共設立區級河湖長23名,鄉級河湖長57名、村級河長280名,全區動員、全民動手,努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生態。
此外,樂都區以“互聯網+河湖長制”治理方式為支撐,建立河長制監測中心,在湟水河段及湟水河18條一級支流安裝31個覆蓋各重點河道的實時視頻監控點,打造河湖長制信息化監督管理平臺,完成與省、市間數據對接。
河湖長除了日常巡河,樂都區對河湖長及巡河員進行“河湖長通”APP操作培訓,自該應用程序啟用以來,區鄉村三級河湖長巡河共13905次,巡河湖力度及有效巡河率明顯提高。
青海省水利廳河湖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落實河湖長6723名,河湖管護員15980名,創新設立馬背河湖長、摩托車巡護隊、企業河湖長等民間河湖長,舉全省之力守護好“中華水塔”。
據中新網記者了解,青海省目前全面完成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名錄內3518條河流、242個湖泊管理范圍劃定工作,為強化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奠定了基礎。
“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35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保持優良,成為全國唯一河流國家考核斷面Ⅰ至Ⅲ類水質比例達到100%的省份。”青海省水利廳河湖管理處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植樹造林讓家鄉山更青水更秀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正是植樹好時節。[詳細] -
西藏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扎實推進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我區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扎實推進,服務發展能力持續增強,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深入,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鞏固擴大。[詳細] -
打造國家生態文明高地 繪就壯美山水畫卷
西藏被譽為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中華水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