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定日縣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實落地
近年來,日喀則市定日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定日縣平均海拔4300米,長期寒冷多風的氣候對苗木成活和植被的生長影響較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沙化現象,這一直是定日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展的一大障礙。為此,定日縣堅持建管并重,把發展林業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加大國土綠化、強化生態修復與治理工作。
“彭曲河流域由于常年風沙不斷,生態環境脆弱,沙化程度較為嚴重,為此,定日縣累計投入資金6.2億余元,大力實施防沙治沙生態修復工程。目前,項目實施面積29.45萬余畝,造林綠化苗木成活率均達到80%以上,防沙治沙成效明顯。”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局定日縣分局副局長普布扎西介紹道。據統計,近三年時間里,定日縣城周圍完成義務植樹造林1200余畝,栽植適合當地存活的楊柳、北京楊、江孜沙棘等樹種,成活率達70%以上,定日縣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定日縣共有109個行政村被命名為“自治區級生態村”,5個鄉鎮被命名為“自治區級生態鄉鎮”。
定日縣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制訂了《定日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創建美麗西藏實施方案》,嚴格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縣域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形勢,重點排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印發《關于做好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工作的通知》,推進危險廢物管理標準化建設工作。定日縣積極對9家汽修行業、2所學校、縣醫院的危險廢物進行了聯合檢查;對59個農村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保護,城鎮飲用水安全率達100%;委托第三方對國家重點功能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5個農村試點環境質量(空氣、水、土壤)、珠峰大本營環境質量等(空氣、水)進行監測,監測報告顯示,縣域空氣質量持續優良,水質達到國家標準限值三類以上。
加大環保執法力度,開展執法檢查工作123次。定日縣累計出動檢查執法力量1000余人次,行政處罰19件。利用綜治宣傳月等宣傳節點,發放環保日歷9950張、宣傳手冊7805冊,受教育群眾達35000人次。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定日縣將持續深入抓好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充分發揮《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作用,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全力以赴保護好定日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那曲市申扎縣著力創建那曲濕地保護典范
近年來,那曲市申扎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本著“保護第一、促進發展”的原則,多舉措穩步推進濕地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詳細] -
西藏持續推動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厚植生態底色 推動綠色發展
從藏北草原到雅礱河岸,從魯朗林海到瑪旁雍錯湖畔,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紛至沓來,盡情領略西藏天藍、水清、地綠的大好風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