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墨竹工卡縣“溪橋工程” 打通農牧民家門口的“微交通”
“溪橋工程”是江蘇省南京市對口支援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的一項民生工程,自2020年開始實施,計劃3年內在墨竹工卡縣農牧區建設100座便民“溪橋”,打通農牧民家門口的“微交通”,惠及農牧民群眾1.46萬戶、5.6萬人,被當地群眾稱為“幸福橋”“連心橋”“團結橋”。
據了解,“溪橋”主要采用工廠預制方式,統一設計、統一施工,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縮短了建設周期,這種預制的裝配式“溪橋”,橋梁跨度較大,橋面較寬,高度較高,人員、牲畜、車輛都可以通過,安全性強。
“在農牧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中,‘溪橋工程’二期啟動并緊鑼密鼓地施工,今年計劃修建40座‘溪橋’,基本解決農牧民出行難問題。”墨竹工卡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洛桑多吉說,“‘溪橋工程’二期建設項目新建‘溪橋’40座,并于今年9月底開工建設,預計今年12月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惠及農牧民群眾2912戶、1.4萬余人。”
記者在墨竹工卡縣工卡鎮工卡村拉龍組看到,放牧草場邊修建了一座寬5.5米、長6米的“裝配式”水泥橋,方便行人、車輛、牲畜通行。可在去年10月前,這里供通行的只有一座狹窄的木橋,木橋也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工卡鎮工卡村村民洛桑達瓦是“溪橋工程”一期項目惠及群眾之一。
“以前的木橋不僅承重有限,夏天水流量大時還容易被洪水沖走。自從修了水泥橋,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洛桑達瓦高興地說,“在第一期‘溪橋工程’中,我們工卡村拉龍組有兩座橋已完工。我們打心眼里感謝黨委、政府以及對口援藏的南京市。位于恰卡組的第二期‘溪橋工程’之一的項目正在新建,同樣將對群眾的出行提供保障,我們會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溪橋工程”施工單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工程建設時充分考慮到“溪橋”的美觀性,努力使之與生態環境自然融合,實現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我們公司嚴格遵守國家工程建設技術規范和相關規定,按圖紙施工,加快推進建設進度,著力保障質量安全和施工安全,確保項目12月份全面竣工。”施工單位負責人張兵說。
記者跟隨施工單位負責人來到扎西崗鄉仁青林村,看到該村“溪橋工程”橋梁導流體和橋身整體結構已經完成,工人正在進行橋身加固工作。“我們村被納入‘溪橋工程’二期建設項目,村民們都很開心,也很感謝政府的關懷。”村民格桑曲珍說道。
“溪橋工程”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創新工程,從小處著手,不漏一村一人,切實把民生這篇“大文章”做實做好。“溪橋工程”實施后,墨竹工卡縣農牧民群眾出行條件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進一步增強,這也是打通小康路“最后一公里”的重大突破,必將為墨竹工卡縣“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我們將充分抓住機遇,不斷總結經驗,高質量完成好3年100座‘溪橋’建設計劃,為全縣乃至全市、全區農牧民辦好出行‘微交通’‘微實事’發揮示范作用,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墨竹工卡縣委常委、副縣長索朗多吉表示。
該“溪橋工程”項目覆蓋全縣8個鄉鎮40個行政村。其中,2020年(一期)建成25座、2021年(二期)完成40座、2022年(三期)完成35座。據了解,“溪橋工程”一期建設項目新建溪橋25座,于2020年7月正式啟動,建設周期3個月,2020年10月建成實現通行,覆蓋全縣5個鄉鎮,惠及農牧民群眾2500戶、1.2萬人;二期建設項目新建溪橋40座,于今年9月底開工建設,預計今年12月完成建設內容并投入使用,覆蓋全縣8個鄉鎮,惠及農牧民群眾2912戶、1.4萬余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扎根基層踐初心
在青藏公路109國道沿線的堆龍德慶區古榮鎮嘎沖村,曾經是典型的“臟亂差窮”,而如今,村容整潔、村風文明、村民富裕。[詳細] -
西藏研發特色農產品150余個
西藏德琴陽光莊園有限公司青稞精深加工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