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路子寬 群眾喜開顏
“出來打工,不僅掙得多,還能學到好技術。”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群眾旺加笑著說。
在日喀則各級各部門組織下,旺加利用多年務工經驗率先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組建了秋木鄉敏果普村荀旺勞務合作社,帶領40余名群眾實現勞務收入100余萬元。
今年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日喀則市委、市政府將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作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內容,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抓手,高位謀劃,提早部署,全力推動,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狠抓落實,全市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截至7月底,日喀則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20.26 萬人,創收17.96億元,取得顯著成效。
今年以來,日喀則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確保了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見行見效。印發《日喀則市2021年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要點》,分4個小組赴18縣區督導調研,全力落實好崗位開發、宣傳引導、組織輸送、數據錄入等各項工作。
經過實踐探索,日喀則市創新性地在阿里地區、拉薩市、那曲市和廣東省惠州市、江蘇省揚州市、無錫市成立農民工工作服務聯絡站,形成了農民工出行清單、企業用工需求清單、農村勞動力供給清單“三個清單”“六位一體”的勞務輸出模式不斷完善,扎實開展動員引導、集中舉辦引導性培訓,采取“線上+線下”等形式組織開展招聘會19期,搭建起連接勞動力和企業供需雙方的橋梁,提升了組織化程度。截至7月底,組織化轉移就業12.2萬人,占總轉移就業人數的60.2%。
今年以來,日喀則市深挖全市特色轉移就業勞務品牌,形成了 “珠峰勞務”“白朗綠色工匠”等20個勞務品牌和21個農牧民轉移就業基地。
同時,根據關于加強農牧民群眾技能培訓、提升勞務技能的要求,日喀則市精準對接用工企業,組織富余勞動力扎實開展技能培訓,幫助農牧民提升就業能力和水平。截至7月底,全市開展各類就業技能培訓14010人,培訓后就業率達到70%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家門口就業真是好”
1至7月,全市政府投資各類項目開復工320個,吸納農牧民13404人,其中400萬元以下 項目開復工131 個,交由農牧民施工隊107 個,吸納農牧民4549人,占總用工人數的80.7%。[詳細] -
阿里地區多舉措助力農牧民轉移就業
今年以來,阿里地委、行署深入貫徹落實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和農牧民增收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詳細] -
昌都市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今年以來,昌都市堅持把穩就業作為“六穩”“六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緊盯市場和區外就業兩個渠道,努力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