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七項機制”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初夏時節,是絨山羊抓絨季節,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熱幫鄉龍門卡村一片繁忙。在村“兩委”和合作社的組織下,牧民們正忙碌地分抓著白絨山羊羊絨。村委會主任洛桑告訴記者,羊絨分抓是今年引進的新技術,龍門卡村是全鄉的試點。山羊不同身體部位的羊絨等級、質量不同,比起過去的混抓,通過分抓,羊絨價格可增加兩三成。
這是阿里地區實施特色種養產業提升行動,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2019年,阿里地區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13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阿里地區按照“四個不摘”要求,緊緊抓住中央把阿里地區7縣全部納入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政策機遇,把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與實施“十四五”規劃統籌起來,建立“七項機制”,努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建立分層負責管理機制保定力。地縣兩級脫貧攻堅指揮部372名脫貧攻堅專門人員始終保持在崗在位,保持戰略定力,持續發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保持主要幫扶政策不變、措施不變、機制不變、組織保障不變,做到思想不松、重視不減、機構不散、人員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弱、要求不低,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建立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防返貧。重點監測脫貧人口收支、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保障情況,緊盯因病、因殘、因意外事故等易返貧致貧關鍵因素,不斷完善監測幫扶信息系統,精準建立了防止返貧致貧“一對一”“點對點”責任清單,防止返貧致貧風險人員基本情況、扶持情況及成效臺賬,強化日常監測、快速發現和及時響應,及時跟蹤指導給予幫扶救助,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穩增收。為高質量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激發搬遷群眾內生動力,確保搬遷群眾留得下、穩得住、能致富,阿里地區30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建設了40個產業項目,與5691名搬遷群眾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搬遷群眾生活條件大幅改善。與此同時,阿里地區持續加大力度,在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快產業發展、開展就業培訓及社會管理、組織建設、群眾融入、權益保障上做文章,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或通過成立居委會、或依托原來的居委會、村委會實現有效的組織管理。
建立特色產業發展機制強支撐。阿里地區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根本出路,先后投資15.1億元建設扶貧產業項目109個,利益聯結群眾13465人,受益群眾達25602人,帶動群眾增收3973.27萬元。為了加強產業后續長期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阿里地區制定了產業項目企業化重組試點方案,分別在7縣選擇1個項目進行企業化重組試點,力爭打造一批“產品出眾、制度健全、獨立經營、群眾參與、文化先進、社會認同”的拳頭企業化重組項目,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強力支撐。
建立就業培訓引導機制保就業。在建立農牧民勞動力、弱勞動力數據信息臺賬的基礎上,阿里地區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技能培訓8275人次,實現就業2578人次,轉移就業13362人次,實現創收3.49億元,2020年建檔立卡群眾人均收入達到10261元。今年,阿里地區計劃開展農牧民職業技能培訓5000人次,依托各類企業、建設項目和農牧民經濟合作組織“以工代訓”2976人次以上。
建立各方共同參與機制聚合力。“十三五”期間,阿里地區通過深入實施“十企幫十村”行動,落實幫扶資金3824萬元,惠及群眾8541人。對口支援阿里地區的“兩省三企”,落實援藏規劃項目67個,總投資達12.82億元。通過消費扶貧,完成扶貧產品銷售4310萬元、受益4694人。今年以來,阿里地區堅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兩手抓,緊盯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計劃實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項目103個,總投資8.57億元。
建立黨建引領機制促保障。阿里地區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黨建的工作理念,先后涌現出“全國改革先鋒”“全國道德模范”“最美奮斗者”尼瑪頓珠、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紀吉拉姆等一批優秀基層黨務工作者。在此基礎上,阿里地區充分用好脫貧攻堅生動教材,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帶領群眾、推動經濟發展的戰斗堡壘作用,教育引導脫貧群眾依靠勤勞雙手過好今生幸福生活,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城關區扎實推進民生保障工作 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質感
記者在城關區日前召開的“兩會”上了解到,在過去五年,城關區民生保障工作扎實推進,人民生活更加殷實。[詳細] -
拉薩市精準選配鄉鎮領導班子打造鄉村振興生力軍
組織振興,堅持正確選用導向,精準選配鄉鎮領導班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人才基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