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以為家”到安居樂業:青海西寧公租房里的“住房夢”
圖為民眾在西寧市房地產交易服務中心辦理業務。 張添福 攝
因家庭變故,青海西寧市民馬衛東過了二三十年“租房客”的生活,“那些年,房子剛租滿一年,房東漲價,就得搬家。我們不知道搬了多少次。”
正如電影《何以為家》所講述的對家的期盼一樣,馬衛東稱,之前的那段日子就像在這個城市“東躲躲、西藏藏”。
如今,馬衛東承租西寧市公共租賃住房,入住該市百韻華居小區,他和妻子才有了一個安穩的家。
“現在,我們不用住平房、不用燒爐子,公共租賃住房小區環境好、物業服務更好,住得很舒心。”說話間,這個體格健壯的漢子,眼眶已經濕潤。
馬衛東一家居住的公共租賃住房,面積不大,但妻子馬海力買還是將其打理得井井有條,“雖然是公共租賃住房,但我就像對自己的家一樣,好好打掃。”
“我們不會‘看人下菜’。越是對這些經濟困難的公共租賃住房的承租戶們,我們越要服務好。”西寧庭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同英更懂得像百韻華居小區里的有些家庭,承租公共租賃住房之前,“搬了十五次家”的辛酸。
劉同英自豪地說,百韻華居小區雖然是公共租賃住房小區,“但環境一點也不比我家那樣的商品住宅小區差。”
更讓劉同英感慨的是,小區居民知恩圖報,“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看到執勤人員吃飯成問題,馬衛東做面片,買礦泉水和方便面,送給執勤人員。他們感激黨和政府。”
西寧市公共租賃住房發展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毛峰介紹,該公司現管理西寧市本級公共租賃住房16035套,涉及住宅小區20個,很大程度解決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拓寬公共租賃住房繳費渠道、優化基礎設施保修流程、為老弱病殘承租戶上門服務……毛峰說,“十四五”開局之年,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優化便民措施,讓承租戶們在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中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住房問題始終是頭等民生大事。民眾對實現住有所居充滿期待,西寧市下更大決心、花更大氣力解決好住房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買賣住房屬‘重倉’交易,一旦存在風險隱患,會造成巨大財產損失。”西寧市房地產交易服務中心綜合辦公室主任張勇說。
西寧市房地產交易服務中心承擔該市存量房資金監管、房屋租賃登記備案、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等工作。
張勇表示,就如商品房買房合同備案來說,該中心實施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實現商品房買賣合同簽約即備案,“這有效避免了商品房開發企業解除合同,或‘一房多賣’,有效化解了風險。”
重新梳理調整交易業務共6項22個細類、縮短房產測繪成果審核時限、大力推行“互聯網+房產交易”服務、預售合同上添加二維碼查詢合同備案信息……“十四五”開局之年,張勇說,要進一步推進“一窗受理”工作,持續提高辦事民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西寧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局長景福說,“十四五”期間,將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以作風建設推動全局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加快建立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景福說,要完善房地產管理長效機制,出臺“一城一策”工作方案,將“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落到實處。嚴格執行商品房銷售價格備案管理制度、明碼標價和價格公示制度,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規范房地產開發、交易、租賃等行為,凈化市場環境,保障交易雙方合法權益。
同時,景福說,要繼續實施棚戶區改造,統籌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和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項目。完善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回購、運營管理,研究并啟動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工作。
此外,景福表示,要貫徹落實省、市物業管理條例,加快出臺物業服務星級收費標準,全面推行住宅星級物業服務收費機制,推行“紅色物業”,加大違法違規行為媒體曝光和行政處罰力度,不斷推進物業服務工作提質增效,讓業主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做群眾的“貼心人”
支隊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還組織黨員領導干部、民(輔)警深入轄區,開展環境衛生清理、上門理發、消毒、清洗衣服等服務活動160余次。[詳細] -
153個集體、257名個人獲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表彰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8日召開表彰大會,授予北京市支援合作辦公室支援合作三處等153個集體“全國鄉村振興( 扶貧) 系統先進集體”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