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季度已養殖牦牛近130萬頭
蔡公堂鄉經濟合作社農戶正在拔草。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一季度,全區牲畜出欄30.72萬頭(只),蔬菜產量7.48萬噸。據統計,截至3月底,累計登記注冊的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3312家,納入全國名錄系統的家庭農(牧)場9501家,較去年底新增261家。
近日,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一季度,全區牲畜出欄30.72萬頭(只),蔬菜產量7.48萬噸。此外,據統計,截至3月底,累計登記注冊的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3312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76家、自治區級示范社118家、地市級示范社215家。納入全國名錄系統的家庭農(牧)場達9501家,較去年底新增261家。
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胡芮林介紹,九大高原特色生物產業基地建設正在順利開展,截至3月底,青稞產業基地,已完成青稞種植面積3.9萬畝;牦牛產業基地,已養殖牦牛128.1萬頭,出欄牦牛1.59萬頭,肉產量0.24萬噸;奶牛產業基地,奶牛存欄5.22萬頭,牛奶產量0.3萬噸;藏羊產業基地,藏羊存欄160.9萬只,出欄1.45萬只,肉產量0.04萬噸;藏豬產業基地,養殖藏豬7.6萬頭,出欄2.18萬頭,豬肉產量0.06萬噸;藏雞產業基地,養殖藏雞67.07萬羽,雞肉產量158.54噸,雞蛋產量572.25噸;蔬菜產業基地,已完成蔬菜種植面積0.52萬畝;茶產業基地,已完成健康茶種植面積0.026萬畝;葡萄產業基地,正在平整土地。
記者來到城關區蔡公堂鄉白定村農村經濟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看到農戶們都在各自忙碌著,有的在處理大棚蔬菜里面的雜草、有的在為蔬菜摘枯葉、有的在施肥……不管再忙碌都抑制不住農戶們臉上的喜悅。
據城關區蔡公堂鄉白定村農村經濟合作社負責人拉巴次仁介紹,合作社于2010年登記成立,位于城關區蔡公堂鄉白定村,目前合作社溫室大棚共有471棟,合作社多年以來從事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工作,運行模式為“公司+合作社+農戶”,為提高當地種植戶的種植積極性,給予150元/棟/月分紅,并在蔬菜種植上給予充分的技術支持。同時,為農戶提供蔬菜產業技術培訓,由合作社幫助建立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提供標準化蔬菜管理服務。“以前我是種青稞和小麥,一年平均收入在一千元左右,自2010年合作社成立,就開始種植蔬菜,每年平均收入能達到一萬元,目前我一共有3畝地,種植的蔬菜品種有四季豆、土豆、白蘿卜等,再過一個月,四季豆就可以售賣了,收入應該能達到三千元。”農戶堅參笑著說。
拉巴次仁表示,合作社在不斷完善發展的同時,也為合作社成員及當地農牧民群眾提供農業生產信息,在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中發揮了積極和有效的作用,深受農牧民群眾歡迎,為當地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起到了良好的帶頭和示范作用。合作社成立以來依法在許可的經營范圍內自主經營管理,由全體成員依據章程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在依法設立機構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確保各成員得到公平、合理的收益,不斷增強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合作社建立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合作社財務管理機制健全,接受監事會監督,做到賬實相符、往來明晰、分配公正、管理透明。合作社利用自己流轉的土地,引進先進的生產要素,示范引領周邊農戶,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促進農產品產量、質量提升和生態環境改善,同時白定村合作社在2016年12月被評為國家級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拉巴次仁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