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市2020年就業創業工作綜述:就業穩穩 幸福滿滿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2020年,西藏山南市堅持因地制宜思路,創新發展思維,全面落實穩企穩崗穩就業政策,制定應對疫情穩就業細化措施,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23561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471.22%,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424人,同比增長3.5%,城鎮登記失業率2.42%,鋪就了群眾就業的致富路,唱響了全民創業的動人樂章。
穩就業 推動就業局勢穩定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山南市堅持把穩就業、保居民就業作為首要工作和重大政治責任,大力實施積極的就業優先政策,就業形勢實現“逆增長”,保持總體平穩。
“好政策給了我們大學生創業的信心。”山南市大學生創業者索朗頓珠說:“我看到快遞費用特別是一些大型家電的運費很高,就在考慮有什么辦法能滿足群眾需求的同時盡可能降低這項花銷,之后,我了解到了京東家電專賣店,于是開始著手創業。創業需要勇氣,這個過程中政府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和支持。”
2020年,山南市全面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八個一批”工作措施、“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機制,強化市場就業導向,建立市場就業崗位庫。全年全市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實名制就業3561人,就業率99.75%。
實施農牧民實體化和組織化轉移就業行動,成立各類就業服務公司17家,建成“一站式”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平臺105個。全年實現轉移就業9.63萬人,同比增長13.8%,實現創收8.01億元,同比增長78%,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7%和143%。
“多虧了縣人社局辦了這個烹飪培訓班,老師炒菜手藝好,我也跟著學到了不少本事,現在我們茶館的生意還算好,最起碼日子比以前寬裕多了”家住曲松縣下江村的村民扎西尼瑪高興地說。
2020年,山南市圍繞全市產業發展需求,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新生代農牧民培訓、農村實用性人才培訓等,實現培訓和就業的精準對接。截至2020年底,共投入培訓資金5147.5萬元,開展各類培訓267期,培訓各類勞動力12165人。
積極推行線上公共就業服務,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金秋招聘月等就業促進專項活動,依托自治區公共招聘網、山南市人社局門戶網站、山南智慧人社、山南市美程招聘網絡平臺等多種途徑組織線上招聘會25場,發布就業崗位23561個。
兜底線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山南市認真貫徹落實各項社會保險政策,創新工作方式,堅持推行“不見面”辦理,讓參保群眾享受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社保經辦服務。
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開展全民參保基礎信息庫數據比對清理和分析應用。截至2020年底,全市各類社會保險參保239124人次,征繳保費5.74億元。
認真執行自治區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實施辦法,通過“減免緩返補”等政策,共減免企業社保費4104萬元,涉及470家企業;積極開展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為7家企業兌現穩崗補貼52.97萬元,為4家企業兌現工業獎補資金11.64萬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支付各類社會保險待遇9.1億元。
印發《山南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公示制度》和《關于開展社保基金專項檢查(審計)工作的通知》,對符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的人員每季度進行公示,加強對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
啟動了惠民惠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發放試點工作,完成9類31項惠民惠農資金的發放,涉及16.5萬人次,發放資金1647.51萬元。大力推進社保卡管理服務,全市發放社會保障卡32.76萬張,廣大服務對象對經辦管理服務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顧大局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就業,不僅是一個人的奮斗歷程,更能折射一座城市的發展進程。就業穩則心定、家寧、國安。
山南市堅持底線思維,緊盯勞動關系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強預防和化解,嚴防“疫后綜合癥”,全力確保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
依法開展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牢牢把握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從“全面治理”聚焦到“根治欠薪”新目標,把學習宣傳貫徹《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作為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政治責任和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積極開展送法上門活動,組織培訓15期,現場講座45次,開展各類宣傳活動412場次,發放《條例》等各類宣傳材料3.98萬份。
扎實推進調解仲裁機制創新發展,堅持調解優先,簡化優化辦案流程,創新辦案方式,及時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山南市全年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24件,涉及人數43人,涉案金額134.09萬元,結案率達100%。
進一步健全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勞動關系三方協商協調機制,實施山南市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開展以“規范用工促和諧、知法懂法助發展”為主題的規范民營企業勞動用工行為專項行動,推進實施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全市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98.84%,其中國有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100%。
奮進波瀾壯闊,成績來之不易。展望美好未來,無不豪情滿懷。新的一年,山南市將圍繞相關就業創業工作要求,堅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適應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拓展就業空間,擴大就業容量,搭建更優就業創業平臺,為就業創業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020年日喀則農牧民轉移就業超二十四萬人
“我們將繼續建強農牧民轉移就業基地,力爭2021年日喀則全市建成30家轉移就業基地,并依托基地力爭實現1萬名以上農牧民高質量穩定就業,使之成為農牧民規模化轉移就業的固定渠道。[詳細] -
搭建平臺 保障就業
近日,由拉薩市城關區人民政府主辦,城關區人社局承辦,各街道辦事處協辦的2021年“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舉行,為各類重點群體和用人單位積極搭建就業供需平臺。[詳細] -
創業大學生江白:陽光總在風雨后
出生于1992年的江白是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一名普通青年,2016年從南京解放軍政治學院畢業返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