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鄉村振興 西藏需增強“抵抗力”、“造血”能力
作為中國曾經的唯一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西藏自治區在取得脫貧攻堅勝利后,防止返貧仍面臨諸多挑戰。另一方面,擁有獨特的雪域風光和人文風情,依托特色優勢產業是西藏向著鄉村振興邁進的重要一步。
如何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既需提升對返貧的“抵抗力”,也要加強特色產業的“造血”能力。
雪域高原防返貧“難度還很大”
與中國的中東部省份相比,西藏總體發展水平較低、基礎相對薄弱,曾經長期存在的貧困問題令雪域高原仍需警惕當下的返貧風險。
“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比珖舜蟠怼⑽鞑刈灾螀^副主席、昌都市委書記普布頓珠說,昌都市作為西藏三大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2019年如期實現脫貧。但同時,經濟發展起步晚、積累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較為突出,貧困民眾增收渠道窄、政策性收入占比較高等現狀,為防止返貧增加了一定難度。
林芝市也面臨相似難題。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委副書記、市長旺堆坦言,該市仍存在民眾進一步增收的支撐能力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易地搬遷民眾難以融入遷入地等問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難度還很大”。
描繪鄉村振興的“富春山居圖”,鞏固脫貧成果自然是關鍵“起筆”。防止返貧是一項持久戰,在普布頓珠看來,增強返貧“抵抗力”的可靠保障在于機制建設。
比如,在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方面,昌都市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國家扶貧標準1.5倍的農牧民家庭納入監測范圍,建立了村居監測發現、鄉鎮審核上報、縣區預警幫扶的工作機制。
另一方面,“運筆”切忌急于求成,“有效銜接”尚需時間。去年12月,中國出臺了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明確提出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設立5年過渡期,與“十四五”規劃相銜接。
旺堆表示,據此設想,扶貧幫扶工作保持最少五年時間“是必要的”。“西藏是民族地區,也曾是我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關于扶貧幫扶機制和易地搬遷后續幫扶工作具體需要保持多久的問題,還要根據全區的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因地制宜確定。”
特色旅游業為鄉村振興“造血”
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普布頓珠認為,要在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農牧區基礎設施、持續增加農牧民收入方面做文章,提升農牧業發展質效、破解農牧區發展瓶頸制約、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
旺堆則表示:“依托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構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提高產業的‘造血’能力,是林芝的必由之路?!?/p>
談及如何從“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出發,兩位接受中新社專訪的全國人大代表均提到了西藏的特色旅游業。
例如,林芝市將著力打造以全域旅游示范縣區、鄉村旅游示范村為主體的鄉村旅游發展體系,將生態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助力全市鄉村振興發展的主導產業,讓林芝“進藏第一站”的名聲更響、更實。
對于昌都市這個西藏高原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地方,紅色基因是其特有的寶貴財富。挖掘崗托西藏解放第一村、十八軍軍營遺址、怒江大橋烈士橋墩等革命遺址遺跡,昌都市打造了一批網紅打卡點。各族民眾、廣大游客在參觀游覽中接受歷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更在交往交流中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如普布頓珠所說,對于西藏,“發展旅游產業既是經濟工作、民生工作,又是鞏固民族團結的工作”。正確處理好中央關心、全國支援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關系,把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讓更多民眾吃上“旅游飯”,才能實現既富“腦袋”又富“口袋”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返鄉大學生扎西旺杰:種菜種出“成就感”
隆子縣“菜籃子”工程為市場提供了安全、新鮮的蔬菜,同時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為返鄉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臺。[詳細] -
駐村干部何玲:扮靚美麗鄉村 樂享幸福生活
一棟棟整潔漂亮的藏家小院點綴山村田野,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各家各戶……林芝市朗縣朗鎮其次村,一個安靜、美麗、和諧的幸福村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