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掃盲教育成為鄉村振興的“加油站”
2020年4月,西藏拉薩市經開區德吉康薩社區掃盲文化補習班開班,并將持續兩年;2020年4月至12月,區司法廳駐比如縣香曲鄉日新村工作隊圍繞“智志雙扶”對村“兩委”班子和黨員開辦掃盲班;2021年1月,那曲市索縣亞拉鎮葉口村,一陣陣齊聲朗讀課文的聲音從俊桑掃盲班傳出……
西藏不斷加大掃盲培訓力度,積極開辦掃盲班及農牧民夜校等,數據顯示,2015年西藏青壯年文盲率已降至0.52%。但在部分地區,仍然存在不識字的群眾以及教育質量相對較低的情況。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盡管日子越過越紅火,可文化程度低給他們帶來了諸多不便,領取惠民補貼不會寫名字、助農貸款無法簽字等等,甚至許多群眾因文化水平較低的而錯失就業崗位、無法就業等。“文盲”及文化水平低成為部分農牧民群眾致富路上的“絆腳石”。
幫助農牧民群眾脫盲,提升文化素質,是一項復雜且漫長的工程。過去,掃盲教育主要圍繞算術、藏文、漢文等基礎科目知識輔導,彌補農牧民群眾文化知識的空白。如今,隨著群眾對文化需求的日益提升,在提高農牧民群眾識字率的基礎上,更應注重素質教育。要著重宣傳民族團結、環境衛生、健康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引導農牧民群眾轉變落后的思想觀念,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當然,掃盲教育關鍵在群眾自身。要多措并舉不斷調動農牧民群眾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針對性地選取群眾感興趣、與群眾生活休戚相關的學習內容,創新學習方式,適當采用激勵機制,培樹典型,營造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掃除文盲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努力、久久為功。相關部門、婦聯、殘聯等要將新時代掃盲工作重心及時進行轉移和調整,有針對性地開展掃盲教育,加大婦女、殘疾人群體的掃盲力度,完善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現代教育體系,確保教育工作全覆蓋、無死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推進高質量發展綜述:奮楫揚帆破浪前行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2020年12月19日,拉洛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樞紐段試通水成功,正式通水后將為下游新增的18.4萬畝耕地和24.12萬畝林草地提供灌溉水源。[詳細] -
技能改變人生成就夢想
距離比賽還有幾個月的時候,劉允飛就開始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他暗下決心:“一定不能給西藏丟臉。返[詳細] -
西藏墨脫茶產業:致富“金葉子”
截至目前,墨脫縣建成高標準高山有機茶園56個,總面積16926.36畝,茶產業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金葉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