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群眾的安居與樂業——拉薩市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顯著
一月,拉薩氣溫很低,但在位于堆龍德慶區古榮鎮的有機蔬菜、瓜果花卉種植基地里卻春色滿園,康乃馨、向日葵、香水百合或含苞待放,或花枝招展。在種植康乃馨的溫室大棚里,旦增次旦正趁著晴朗的午間給花打杈。2018年7月,旦增次旦從西藏職業技術學院作物生產技術專業畢業,之后通過應聘,來到堆龍德慶區有機蔬菜、瓜果花卉種植基地工作。能夠剛畢業就找到一份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旦增次旦很滿意:“這里工資待遇挺好,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也能用的上。我現在每個月交完‘五險一金’后還能拿到5000多元工資。”
近年來,堆龍德慶區緊緊圍繞“一核兩帶、三區三園、六溝多點”的凈土健康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及發展戰略,依托資源優勢,以農林產品種植銷售、倉儲、休閑觀光農業等為主要內容積極發展凈土健康產業,致力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了企業、農民、市場和社會共贏的格局。
凈土健康產業的壯大使大學生旦增次旦實現了就業,也使農牧民群眾益西旺堆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致富。
即將60歲的益西旺堆家住德慶鎮德慶村4組,隨著年齡的增大,益西旺堆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四年前,益西旺堆來到位于德慶鎮的堆龍德慶區藏藥材種植基地,在這里,他學會了種植藏藥材,學會了修理一些設施,成為了園區的“能手”。“我的主要工作是修電、修換水管等,主要種植藏紅花等三四種藥草。工資會按時發放,對改善家里的經濟條件很有幫助。”益西旺堆高興地說。
產業扶貧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拉薩市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找準發展路子,根據區位條件、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正確處理好不離鄉不離土、就近就便、能干會干的關系,選擇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產業。把扶貧項目與貧困地區的實際和貧困群眾意愿結合起來,探索出了一套既能實現脫貧致富,又能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模式,提高了貧困群眾脫貧持續性和穩定性。通過產業項目入股分紅、吸納就業等方式,輻射帶動3.7萬人增收。加大轉移就業培訓力度,1.24萬名建檔立卡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通過舉辦招聘會、成立勞務派遣機構提高就業規模化程度、東西部協作等方式,近1.3萬名建檔立卡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人均月工資達2500元以上。
產業扶貧解決了“發展什么”“怎么發展”等問題,搬遷扶貧則解決了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的問題。搬遷前,格桑次仁一家住在達孜區唐嘎鄉洛普村9組,因腿有殘疾,格桑次仁無法外出打工,只靠放牧的微薄收入無法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手里掌握的制作家具技藝也無用武之地。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下,2018年5月,納入建檔立卡戶的格桑次仁一家搬到了唐嘎村扶貧安置點,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不僅如此,靠著領到的補助資金、項目分紅,格桑次仁有了創業資金,在鄉政府附近開了一家家具店,靠著自己的手藝有了可觀的收入。
格桑次仁說:“扶貧搬遷后,房子寬敞明亮,衣食住行都沒有問題。在黨的好政策下,我從銀行貸了款,開了家具店,生意也不錯。”
如今,僅僅是家具店就為格桑次仁一家年增收六、七萬元,孩子們讀書也享受著“三包”政策,越過越紅火的日子、墻上滿滿貼著的獎狀都成為了這個家努力奮斗的動力。
格桑次仁的女兒卓瑪說:“我現在就讀于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兩個妹妹分別在讀小學和中學,因為國家的‘三包’政策,減輕了我們的家庭負擔,我們也不用因貧輟學,長大以后我一定會努力報答社會、報答國家。”
達孜區唐嘎鄉唐嘎村扶貧安置點2018年5月迎來第一批搬遷群眾,目前共有90戶445名建檔立卡搬遷群眾。依托泰成乳業、金麥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扶貧產業項目和村集體經濟,搬遷群眾實現了每戶至少一名勞動力就業,家家都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扶貧安置點成為了搬遷群眾實實在在的家。
唐嘎村集中安置點負責人格桑介紹說:“搬遷群眾每個月開兩次會,一起討論衛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事情,每個月做兩次衛生清掃。老百姓樂意住這兒,因為環境衛生干凈,風景也很優美。實現就業的250名群眾,有些在合作社就業,有些在奶牛養殖場就業,還有些是在拉薩市就業,每個月都能拿到工資。”
易地搬遷“挪窮窩”。針對居住在生存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建檔立卡群眾,拉薩市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32個,堅持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實現22979名群眾搬遷入住。配套產業項目96個,實現1戶至少1人以上穩定就業,確保建檔立卡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通過5年攻堅,拉薩市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動態清零、貧困縣(區)全部摘帽,“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貧困人口收入大幅度提升,農牧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日喀則崗巴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掠影
每逢周一或重大節慶日,崗巴縣直克鄉索白村都會有100多場升國旗儀式。[詳細] -
集中連片整體脫貧!西藏207萬農牧民喝上“放心水”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把解決高寒高海拔地區群眾飲水安全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解決了207萬農牧民飲水安全問題,不斷提升民生建設的質量和標準。[詳細] -
回首“十三五” 載入史冊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1月20日上午,西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在拉薩隆重開幕,自治區主席齊扎拉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