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扶貧

      青海:小康路上的幸福味道

      發布時間:2021-01-20 09:34:00來源: 青海日報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全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為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小康夢而努力拼搏。

        2020年,全省42個貧困縣1622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絕對貧困和區域整體貧困在青海的大地上得到有效解決;2020年,努力培育發展新經濟新業態新動能,引領結構優化,促進轉型升級,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經濟穩中向好;2020年,青海省積極開展“五個示范省”建設,以創建促提升,以示范帶發展,聚合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發展格局和優勢。

        咬定青山不放松,到2020年,青海省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多渠道促進城鄉居民增收,持續縮小城鄉、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實現生態環保、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社會進步等四個方面的目標任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用行動兌現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莊嚴承諾。

        在“老鄉”的笑聲中感受小康脈搏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農村不能掉隊;在同心共圓小康夢的進程中,不能沒有數億農牧民的夢想構筑。

        走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新華村有機肥生產加工廠,撲面而來的是機器的轟鳴聲和工人忙碌的身影。廠區以“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運行,投產后可安排本地勞動力就業20余人,其中安排脫貧戶就業2人,帶動脫貧戶4戶,每戶年分紅5000元,為集體創收160萬元。

        進入2020年,四年集中攻堅任務全面完成,青海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響鼓重錘,一鼓作氣,不停頓、不放松,開展“補針點睛”專項行動,實施“九大脫貧后續鞏固行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更是出臺用工獎勵、崗位補貼、到戶產業補助、扶貧小額信貸延期還款等“一攬子”優惠政策,穩生產,穩就業,穩增收,全力答好脫貧攻堅“加試題”,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畢業于東北電力大學的陳振華義無反顧回到了家鄉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如愿入駐到了海南州扶貧產業園,讓“小蜜蜂”托起扶貧“大產業”。陳振華說:“現在我們公司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參與到蜜蜂飼養、蜂蜜加工等環節,讓他們走上‘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為鞏固脫貧成果,激發群眾致富內生動力,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利用上海援建資源,在各鄉鎮打造覆蓋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扶智扶志相結合的“勵志超市”,積極推行以“表現換積分、積分換物品、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的方式,促扶貧與扶志并行、物質與思想同步,幫助貧困群眾如期脫貧致富奔小康。

        從產業扶貧改變貧困群眾的物質生活,到扶志扶智改變貧困群眾的精神面貌,青海決不讓一個貧困戶和邊緣戶在小康路上掉隊,在雪域高原上播撒致富的種子、培育希望的原野,用溢滿鄉村的笑聲打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脈搏。

        在綠水青山的生態畫卷中解讀“小康密碼”

        “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守護生態美,贏得百姓富,方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

        海北藏族自治州,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氣候交匯區和調節區。在這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成果不僅體現在一條河、一座山、一片林中,還體現在群眾的歡聲笑語中。祁連縣扎麻什鄉黨委書記薛恩壽說:“原來,鄉里的產業是結構單一的放牧和少量的種植,現在政府給的生態建設補償等各種惠農資金多,群眾有了開拓發展新型產業的資本,有種植經濟林,也有搞規模養殖,發展渠道不斷在拓寬……”

        精心描繪山高水長、綠韻藍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青海畫卷,青海牢記囑托和使命,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開展“中華水塔”保護行動,義不容辭涵養好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源!做好“極地保護”青海工作,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青海方案;實施國家公園示范省三年行動,綠色成為大美青海最靚麗的底色。

        扎西仁嘉的家鄉在“萬里長江第一縣”——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這里翠綠的山巒起起伏伏,薄荷色的河水淙淙汩汩。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以來,建檔立卡戶扎西仁嘉被選聘為生態管護員,每年有2萬元的穩定收入。生活有了起色,他把對黨和政府的感激化為盡忠職守的行動,守護他心中圣潔的家園。

        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的澤曲草原,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變股金、牧業變產業、牧民變股東、社員變職員“六變”模式下的畜牧業轉型升級之路,已成為讓草原生態持續向好、牧民穩定致富的主要路徑。走進澤庫縣王家鄉紅旗村,昔日黑土灘已難覓蹤影,草原生態明顯好轉。在將草場、牲畜入社成為“股東”后,牧民吉太加又成為了村里82名生態管護員中的一個,如今,他享受著作為草管員的“工資”和作為合作社“股東”的紅利,日子過得愈發滋潤。

        青海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努力中,讓貧困群眾收獲真金白銀,更加深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認識,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當中,群眾生活和生態環境在同步變好,真正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在活力多彩的生活里聚集奮進力量

        在省會城市西寧,商業中心多點開花,無論是白日的人流熙攘還是夜晚的霓虹璀璨,都盡情地展現西寧的現代律動。在這里,老商圈魅力猶存,新商圈活力迸發,城市商貿版圖從“一枝獨秀”到“百花爭艷”,“一主、一新、四副”的城市商業中心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假日經濟”“夜經濟”等新興經濟模式日益興起。

        在海東市,農業以“高原、生態、綠色、有機、富硒”為發展定位,著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了“南彩籃、北富硒”引領多個輔助品牌的發展新格子。并通過美麗田園、特色種養、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等“農業+”多模式的深化,新業態不斷涌現。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優勢,積極構建以鹽湖資源開發為核心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加快推動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煤炭清潔利用、金屬冶金、新材料、新能源和特色生物等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發展邁出了新步伐。

        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才能真正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一優兩高”戰略,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青海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走得格外穩健。

        老百姓的“錢袋子”逐漸鼓起來,群眾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從鄉村到城市,從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山到溫馨富足的村社農莊,雪域兒女們正在用自己的美好生活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贊歌。從商業中心的城市喧囂,到高山草原的嘹亮牧歌,青海大地上各族兒女活力迸發的新生活共同唱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強音,匯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記者 賈泓 執筆;陳俊 馬振東 欒雨嘉 尹耀增 程宦寧 李興發 公保安加 王菲菲 提供素材)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女主播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大ji巴想cao死你高h男男|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国产区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免费 | 男人j进入女人j内部免费网站|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电影| 国产永久免费观看的黄网站|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日本a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米兰厉云封免费阅读完结|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四虎a456tncom|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啊!摁摁~啊!用力~快点视频免费| 国产妇乱子伦视频免费|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溢出》by沈糯在线阅读|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好男人资源在线播放看| 中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曰| 最近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专区| 男男gay做爽爽视频|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黄色一级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