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助力牧區搭上發展快車
“通過電商平臺,我們自己編織的東西能銷到全國各地,收入增加不少。”提到網絡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西藏阿里地區措勤縣措勤鎮門東村村民卓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措勤縣平均海拔超過4700米,許多居民擅長制作手工藝品,但由于農牧區交通不便、物流滯后等原因,這些產品長期“藏在深閨無人識”。
記者了解到,“互聯網+”興起后,當地政府敏銳地意識到發展電子商務可有效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但硬件建設成為擺在面前的難題:由于環境特殊,這里一年的施工期只有不到半年,施工成本也是內地的兩倍以上,加上用戶少,鋪設光纜建設基站的成本根本無法收回,很多企業都不愿意做。
了解這一情況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西藏有限公司阿里分公司主動承擔起這一任務。“在偏遠牧區,鋪設幾十公里光纜建設基站,雖然只有幾戶人在用,阿里分公司每年在虧損,但我們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把便利的網絡帶到群眾家門口,讓農牧民群眾搭上互聯網快車。”西藏移動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敏說,“經過多年不計回報的投入,目前,已經確保了村村有網,很多群眾通過網絡搭上了發展快車。”
如今,依托便捷的通訊網絡,措勤縣建成了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縣里通過互聯網打開對外市場,搶抓“互聯網+”行動機遇,借助電商渠道和網絡優勢,把農牧產品資源“引流上線”,很多當地牧民依托電子商務過上了小康生活。
像卓嘎這樣搭上互聯網發展快車的當地群眾不在少數。在門東村,金紫絨羊絨制品、扎日南木措藏香已成為電商平臺上的暢銷產品,農牧民自制的手工藝品也廣受歡迎。從石家莊經濟學院畢業后,索朗平措選擇到門東村做一名電商推銷員。“能夠在家門口把我們的特產賣出去,我很有成就感。”索朗平措說。
在阿里地區舍棄經濟效益建設通訊網絡,是20年來西藏移動踐行社會責任的一個縮影,以高質量的通訊保障助推了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西藏海拔高且地廣人稀,通信企業投入成本高、收益小。”周敏說,“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為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移動人的一份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運用“互聯網+教育”助力拉薩教育事業發展
11日上午,政協第十一屆拉薩市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參加會議的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為拉薩各項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詳細] -
助力甘肅臨夏州脫貧攻堅的“廈門力量”
廈門市赴東西部扶貧協作地區采訪團一行,11月30日啟程前往對口幫扶地區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采訪,了解廈門助力臨夏州脫貧攻堅成效。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