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扶貧

      云南會澤:十萬“貧民”出山記

      發布時間:2020-11-30 14:33:00來源: 中新網

        云南會澤:十萬“貧民”出山記
      圖為航拍會澤縣老鷹巖:一塊突出的三角巖壁,背靠大山,兩側是懸崖。中共會澤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夏天,最后302戶隨遷戶走出莽莽烏蒙山,搬遷至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至此,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成功破解超過十萬人“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世紀性的難題。

        近日,中新網記者探訪會澤縣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見證一段十萬“貧困人口”搬出苦寒烏蒙山歷史,探究能讓十萬貧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會澤“方案”。

        圖為會澤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老人們聚在廣場上聊天,身后是他們的新家。 繆超 攝
      圖為會澤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老人們聚在廣場上聊天,身后是他們的新家。 繆超 攝

        烏蒙山上“刨”生活

        歷史上,會澤曾因銅礦開采鑄幣,商賈云集,祠堂、會館、廟宇多達上百處。清末,銅礦枯竭,國家動蕩,經濟凋敝,匪患猖獗,不少人被迫鉆進烏蒙山中躲避亂世。

        如今住進縣城安置點的51歲貧困戶張必聰說,他的祖輩曾在會澤城邊經商,生活尚可。但百年前,一時匪患橫行,爺爺便當賣家產,帶著一家人上了老鷹巖。

        老鷹巖是烏蒙山一塊突出的三角巖壁,背靠大山,兩側是懸崖,因老鷹在此筑巢繁衍而得名。“村里老鷹多,小孩衣服、小雞經常被叼走。”張必聰和20戶人家住在老鷹巖上,被稱為“人占鷹巢”。

        巖上土地“薄”,僅能種出玉米和土豆。加之干旱缺水、靠天吃飯、土里刨食,貧困像日出日落一樣恒定。“村里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張必聰說,“他們過年回家僅在巖上待一天,我兒子寧愿在縣城借住幾天,也不愿回家住。”

        65歲的高天壽與張必聰前后搬進縣城易地扶貧安置點。一年前,他住在與老鷹巖隔著兩座山梁的松山村,“村莊西邊就是懸崖,崖邊的土地每年在垮塌流失,村莊離懸崖越來越近。”

        高天壽前半生搬過三次家:1978年結婚分家,搬入廢棄破屋;1981年自建石板房,終于住進自己的房屋;1996年村莊西邊懸崖大面積塌方,導致一名村民死亡,他又和村莊一道向上搬至一個斜坡上。

        村子處在泥石流滑坡點上,被災難追著跑,花甲之年的高天壽無心再搬,“要錢沒錢,要力沒力”。

        圖為會澤現代化農業產業扶貧基地內,貧困戶成為了產業工人。 繆超 攝
      圖為會澤現代化農業產業扶貧基地內,貧困戶成為了產業工人。 繆超 攝

        十萬人下山“脫”苦寒

        鳥瞰烏蒙山,萬壑千巖、壁立千仞。會澤就處在滇東北烏蒙山主峰地段,位于小江斷裂帶,境內山高坡陡谷深,溝壑縱橫,山區面積占比高達95.7%。

        這里集深山、石山、冷涼、干熱河谷、泥石流滑坡地區為一體,滑坡、崩塌、滾石以及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易發頻發,多數貧困村落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生態環境敏感脆弱。

        脫貧攻堅中,易地扶貧搬遷成了會澤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頭戲和硬骨頭。

        會澤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蔣全松說,會澤縣對“搬到哪里去、搬遷后干什么、搬遷后收入哪里來”進行統籌謀劃思考,廣泛聽取民意,提出實施方案。最終,會澤結合本地城鎮化率(39.5%)實際,作出“引導10萬人進城”、在縣城西部“再建一座新城市”的部署,以易地搬遷助推城市化、以城市化發展支撐脫貧攻堅。

        具體方案以縣城安置區為重點、統籌鄉鎮安置點,總投資約150億元、一次性規劃10平方公里新城建設項目,其中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分三期建設,凈用地1902畝,總建筑面積236萬平方米,總投資83.6億元,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建設竣工,2020年完成搬遷入住。

        今年6月,隨著最后一批302戶隨遷戶集中搬到縣城安置點鐘屏街道辦事處紅石巖社區的樓房前,通過抽簽方式抽取自家的新房。至此,會澤涉及十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宣告完成。

        張必聰一家三口搬入縣城居住后,29歲的兒子回家了。而且,很快找到媳婦,“我和老伴為他辦完婚事,操著多年的心算是放下了”。

        高天壽回憶,一家從松山村搬至縣城時,地里紅薯還沒挖完,他和兒子又回了一趟老家,“松山村靠天吃飯,雨水多的年份,紅薯長得好,可也會發生滑坡”。父子倆賣完紅薯回到縣城新家,高天壽轉到陽臺上往下看,頓時心生安全感。

        圖為會澤縣城易地扶貧搬遷點一所小學內擺放著的學生畫作。 繆超 攝
      圖為會澤縣城易地扶貧搬遷點一所小學內擺放著的學生畫作。 繆超 攝

        促就業拓產業“育”未來

        離開大山,住進縣城,搬遷戶有著同樣的擔憂:什么東西都得花錢買,沒工作就沒收入。

        為確保搬遷貧困戶穩定下來,會澤全力組織勞動力外出轉移就業,積極引進企業開設扶貧車間,確保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戶均1人以上就業。

        當地還運用扶貧資金,設立會澤縣道成扶貧開發有限公司,打造一個6000畝的現代化農業產業扶貧基地,依靠科技種植黃瓜、番茄、生菜、草莓等果蔬,基地里的產業工人,70%來自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至于扶貧基地實現的盈利,絕大部分用于支撐安置點近千個公益崗位工資發放,公益崗位包括保安、環衛、消防、綠化等,主要滿足中老年人就近務工需求。

        如今,張必聰找到一份保安工作,妻子在小區內做保潔員,兩人月收入共4000元,兒子在外地做裝修工,月收入也有4000元。

        高天壽年邁,政府安排他在安置點的扶貧車間內剝核桃,每天有80元收入,他兒子去了產業扶貧基地,每天收入100元。

        在搬遷過程中,會澤縣把教育有保障放在重中之重,共投資6.36億元新建4所幼兒園、4所小學、2所初中,改擴建1所小學、3所中學,新建校舍面積達14.79萬平方米,新增學位16302個,能夠完全滿足全縣15705名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學生的就學需求。

        記者走進會澤縣中國中鐵第三幼兒園,穿過藍綠相間的寬敞過道,來到設備設施齊全的教室,花朵樣式的燈光溫馨且不扎眼,墻上繪制的童趣圖案讓人滿心溫暖,很難想象,這是一所易地扶貧搬遷點的幼兒園。

        教室里,5歲的趙晨晨在老師的指導下,用手中的蠟筆畫出了她心目當中的小康生活——有高樓、綠樹、鮮花,還有她最喜歡的幼兒園的圖書室。

        “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把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憂愁統統都吹散……”伴隨著陣陣歡快的音樂聲,隔壁的舞蹈教室里,一群孩子正穿著舞蹈鞋翩翩起舞,他們臉上的笑容就如同歌詞里唱的一樣像花兒一樣燦爛。

        十萬人搬出大山何以住得穩能致富過得甜?會澤給出了它的“方案”:近期靠就業、中期靠產業、遠期靠教育。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丝袜诱惑|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3p视频在线看高清|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粉色视频免费入口| 国产女人的一级毛片视频| 97在线视频精品|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 韩国理论电影午夜三级717|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人妖cdmagnet| 老司机午夜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 全黄a免费一级毛片人人爱|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三级理论在线播放大全| 日本熟妇乱人伦XXXX|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特级毛片在线播放| 成全影视免费观看大全二| 乖帮我拉开拉链它想你|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美女美女高清毛片视频|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跟踩踏vk| uyghur69sexvideos| 打开腿我想亲亲你下面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另类xxxxx极品|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香港台湾日本三级纶理在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