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靠勤勞雙手創造,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更章門巴民族鄉久巴村
清晨,天剛蒙蒙亮,位于尼洋河畔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更章門巴民族鄉久巴村被一陣陣歡快的鳥叫聲喚醒。昨晚下了一場小雨,多布電站水庫里輕拂而來的微風中帶有絲絲涼意。時值深秋,層林盡染,薄霧籠罩下的久巴村顯得格外美麗動人。家家戶戶的屋頂開始冒出縷縷青煙,牦牛低吟、狗兒亂竄、豬仔歡叫……久巴村又迎來了熱鬧而忙碌的一天。
忙碌,對于現在的久巴村群眾而言,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節奏。最早從睡夢中醒來的是“雙聯戶”戶長次仁旺姆,起床后的次仁旺姆早早地就把自家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凈凈。“我今天要組織村里的‘雙聯戶’成員去給地里的草莓苗澆水、鋤草,我6點多鐘就起床了。”天剛亮,她就開始在微信群里發通知,召集本聯戶單位的成員準備下地干活。
草莓是久巴村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過去,村里的草莓苗都是從千里之外的河南購買的。近年來,在市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村里開始自己育苗。僅此一項,每年就為村里節省了十七八萬元。”久巴村黨支部書記多布杰說道。生活有了致富的門路,大家都有了十足的勁頭。上午8點剛過,所有“雙聯戶”成員自覺在村口集合,準備開始一天的勞作。
和次仁旺姆一樣,早起勞作的還有村里的拉珍,她在3公里外的更章小集鎮上經營著一家茶館。“平時忙于經營茶館,早出晚歸,家里已經好長時間沒收拾了。昨天下午我特地早早回家,把屋里屋外打掃了一遍。今天我得一大早趕回鎮上,茶館里的生意可不敢耽誤。”拉珍笑著說道。
“出發了!出發了!”早上7點剛過,草草吃了點早飯的扎西次仁開始催促自己的同伴尼瑪頓珠。這兩天,100多公里外的工布江達縣的一處工地正在招工,得知消息的扎西次仁和尼瑪頓珠準備去干上一段時間,給家里掙點零花錢。“黨和國家給了我們這么好的政策和條件,我們更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大風刮不來好日子,我們要靠雙手奮斗出更幸福的生活。”扎西次仁說道。
牦牛被趕上了山,豬兒被放到了野外,孩子被送去了學校,大人們則開始忙著各自的工作。短暫的喧囂過后,村里又開始恢復了寧靜,除了村門口的值班人員和幾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外,再也看不到一個閑散人員了。
一勤天下無難事,一懶世間萬事休。幸福的生活要靠勤勞的雙手來創造。駐久巴村工作隊隊長楊玉強介紹,近年來,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以“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通過典型引領、說服教育等方式,引導群眾自覺樹立“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觀念。今天的久巴村,忙生產、忙賺錢已經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家家戶戶生活條件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2019年,久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81萬元。在此基礎上,村里還積極引導群眾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大家外出務工,不斷轉移富余勞動力。今年,久巴村常年外出務工的人數達24人,年創收達250萬元左右。富余人員則忙于經營管理溫室大棚、照顧家庭,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目前,久巴村全村真正實現了人人有事做、天天有收入,群眾的生活快樂又充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建檔立卡貧困戶旦增卓嘎脫貧記:勤勞打開致富門
拉薩堆龍德慶區羊達街道旦真燒烤店內,一個身影在廚房忙碌著。[詳細] -
土登雷謝:“我靠自己的勤勞脫貧”
土登雷謝是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達孜區塔杰鄉巴嘎雪村2組村民,家中共有7口人,其中4人有勞動力,由于“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家庭基本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生活拮據。[詳細] -
用熱情為美好的生活奮斗——記同心苑社區勤勞致富的年輕人
從山村到城鎮,從農牧民到居民,易地搬遷點同心苑社區通過發展產業,確保搬遷群眾實現增收致富,這其中涌現出許多年輕的力量,他們扎根于易地搬遷社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