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毯織就致富路
藏毯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匯了雪域高原千年文化的積淀,以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成為世界民族工藝美術寶藏中的“明珠”。江孜縣素有“藏毯之鄉”的美稱,古城的商貿繁華和文化底蘊讓藏毯編織技藝在江孜綻放異彩。
從小聽著織機聲長大的旦增稱來特別喜歡研究藏毯工藝文化。2014年,旦增稱來從西藏大學工學院建筑系設計專業畢業后,毅然放棄考上的公務員職位,回到江孜,創辦了最適合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旦增稱來說:“我想做點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一個人富不算富,帶著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而且,優秀的江孜藏毯文化也必須有人來傳承發揚!”2014年,他帶領8名群眾創辦了江孜縣年堆鄉尼瑪藏式卡墊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
萬事開頭難,尤其是創業。人員少、技術弱、銷售渠道窄等一系列問題擺在了旦增稱來面前。人員少,他便自己來;技術弱,他便自己去學習摸索;銷售渠道窄,他便自己各處聯系。合作社創立初期,主要沿襲“按舊毯打結來紡新毯”的技術,純手工編織出的藏毯毯絨較長,更加柔軟而富有彈性。但因合作社的產品品種單一,藏毯逐漸滯銷。旦增稱來清醒地意識到,必須創新藏毯紡織技術,拓寬銷售渠道,才能穩定發展,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于是,旦增稱來開始在創新藏毯的圖案上下功夫,潛心鉆研透視關系、色彩搭配、明暗對比等方法。一天,他突然想到:能否將在大學期間所學的CAD繪圖知識,運用到傳統江孜藏毯的圖案設計中呢?經過旦增稱來反復分析和實驗論證后,他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經過反復摸索,精心試驗制作,2016年初,合作社成功研發了獨具特色的“看照片紡藏毯的紙樣使用技術”。運用該技術,每張藏毯先在電腦上設計,然后出圖,最后利用設計圖和獨特的打結以及漸變色處理方式,生產出的藏毯具有3D效果,突破了藏毯產品花色單一的瓶頸,成功實現了“私人訂制”。目前“藏毯紙樣使用技術”已經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并先后在國內外獲獎。
同時,旦增稱來將績效工資機制引入到了合作社,工人們可以按日常表現、生產的產品數量等領取浮動工資。隨著合作社產品銷路的拓寬,銷量的增加,合作社員工的月收入同比提高了58%,大家臉上的笑容多了,增收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
2018年,在合作社發展成熟的基礎上,旦增稱來又成立了西藏江卡爾孜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注冊了“索日巴”與“昵煒藏毯”品牌商標,取得了“藏毯.com”國際頂級域名證書,公司先后被授予“十三五全國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西藏自治區第四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等稱號,有效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
為了持續提高貧困群眾的自主脫貧能力,旦增稱來帶動26名貧困群眾“不離鄉不離土”就業,年人均增收6萬元。在春耕、秋收等農忙時節,他又通過安排合作社外的群眾從事掛毯裝裱、貨運等工作,帶動貧困群眾社外靈活就業。同時,針對貧困群眾開展技術培訓,農牧民群眾可在家紡織圖案比較簡單的藏毯,或從事毛紡、捻線、纏線團等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幫助貧困群眾社外“不離家”就業。現已有42人通過該模式就業,年人均增收4200元至3萬元。
2019年,旦增稱來又幫助周邊比較分散的中小型合作社完善了銷售體系,加強鄉村產業人才隊伍建設,解決了貧困群眾就業難、收入低、無技術等難題,現已累計開展各類培訓60人次,培訓后就業率達到100%。同時,還針對無勞力的貧困家庭,采取無償分紅的方式,幫助他們實現脫貧增收。合作社每年向135名無勞力貧困群眾人均分紅1500元,現已兌現分紅38萬元。
“感謝合作社這個溫暖的大家庭,讓我‘不離鄉不離土’實現了增收致富。”合作社員工歐珠高興地說。
旦增稱來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事跡也得到了黨和政府的肯定。2017年,他當選為十一屆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先后被授予“2019年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第一批全國鄉村文化與旅游能人”“人民日報全國鄉村致富帶頭人”“2019年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創新獎”“第十四屆西藏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
(作者單位:江孜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類烏齊縣走出致富“牛”路子
我們要走訪的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類烏齊縣桑多鎮扎西貢村的生態工業園區,海拔3810米。在絲絲細雨中,我們走進這家面積很大的廠區。 [詳細] -
仁增多吉:身殘志不殘 致富靠雙手
“我雖然身體殘疾,但是心里不殘疾,不能只依賴政府的幫扶。真正脫貧還得靠自己,我要抓住這么好的扶貧政策,踏踏實實地做好手里的‘小產業’, 努力脫貧致富。”[詳細] -
砥礪奮進奔小康——西藏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綜述
打贏脫貧攻堅戰,組織領導是保證。拉薩經開區始終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及時成立拉薩經開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