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平均海拔4300米的扶貧答卷
中國海拔最高的城市,西藏那曲市。
10月17日,在西藏那曲市比如縣羊秀鄉索雄村索曲河的一處,達瓦次仁走下車來,同正在河邊搬運沙石的村民聊了會兒后,對記者說:“再過幾天,這條河上的6座便民橋將全部修好,能夠有效解決81戶475名群眾生活生產的實際困難。”
作為自治區司法廳系統第九批駐村工作隊總領隊兼曲水監獄駐索雄村工作隊隊長,達瓦次仁為修建便民橋沒少操心。但看到村民熱情高漲,工作隊多方協調有了結果,他感到由衷地欣慰。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自治區司法廳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區黨委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那曲市比如縣的8個行政村,在脫貧攻堅的最前沿,交出了一份自己的扶貧答卷。
項目扶貧
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比如縣扎拉鄉桑布村位于康慶拉山谷處,平均海拔4500米。由于山高谷深,村里的移動通信、飲用自來水等問題一直沒能得到有效解決。
自治區監獄駐村工作隊隊員達娃告訴記者,村子飲用水管道是2014年修建的,這幾年,管道堵塞和斷裂、水壓不足,冬天大面積凍結、上游住戶供水難等諸多問題越來越突出。
工作隊通過與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水利部門的多次請示協調,由比如縣水利局委派技術人員于今年9月25日正式入駐桑布村并開工維修,經過8天時間的維修、安裝、維護,投入資金6萬余元的自來水管維修項目于今年10月2日正式完工。
當天,駐村工作隊入戶一一查看自來水接通情況。“村民打開自家的水龍頭,看著水壓十足、源清流潔的自來水噴涌而出,個個喜笑顏開。”村委會副主任朗多說:“從此,村民再也不愁斷水時要跑幾公里外的水源地背水了。”
2019年8月以前,桑布村未通國家電網,家家戶戶采用的是太陽能鋰電板供電。
自治區司法廳包村督導領導多次到桑布村調研考察,與自治區能源局等相關部門協調,爭取到了桑布村國家電網增容并線工程項目。
2019年12月3日,桑布行政村文化室第一盞國家電網燈正式亮起。今年4月30日,格永自然村正式通電,實現了桑布村通電全覆蓋,徹底結束了太陽能鋰電板供電的歷史,實現了農村“三通”目標,滿足了農牧民生產生活的需求。
為確保村民出行安全,西藏病犯監獄駐良曲鄉嘎達村工作隊積極爭取資金10000元,給村內彎道處安裝了4面道路轉角鏡,15盞新型太陽能路燈。同時出資5萬元維修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的牲畜覓食必經的危橋。
“西藏未成年犯管教所和日喀則強制隔離戒毒所共同投資20000元,對香曲鄉達加村村民草場道路進行了維修。”西藏未成年犯管教所駐香曲鄉達加村工作隊副隊長索朗達瓦告訴記者。
法律扶貧
增強群眾學法用法的行動自覺
“開展法治扶貧行動,切實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識、維權意識。村民赤嘎久拖不決的買賣合同糾紛,通過法律渠道今年終于追回了10萬余元。”自治區司法廳機關駐香曲鄉日新村工作隊隊長平措向記者說道。
“扶貧必扶法”。自治區司法廳始終把這一工作理念貫穿于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在脫貧攻堅中的職能優勢,不斷推進全區“法律扶貧”工作。
駐村工作隊以“法律七進”為載體,利用“五下鄉”“綜合宣傳月”“12·4國家憲法日”等重要宣傳節點,利用蟲草采挖季節等人群集中節點,特別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通過走村入戶、集中宣講、以會代講、普法講座、電話微信等形式開展法治宣傳,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同時,協同村“兩委”制定《村規民約》,積極推動移風易俗,遏制村民奢侈消費和非婚生子的行為發生,達到“自治、徳治、法治”的效果。充分發揮駐村點法律咨詢室和村居法律顧問的積極作用,堅持有求必應和主動服務的原則,積極為群眾提供相關法律服務,切實滿足群眾對法律服務的新期待、新要求。
結對幫扶
催生群眾自我發展動力
“謝謝自治區司法廳,謝謝駐村工作隊。你們不僅送錢送物,還幫我轉變了思想,實現了就業。現在當上了村醫,一年收入增加1.2萬元。”自治區司法廳結對幫扶戶、香曲鄉日新村村民達杰說。
今年,自治區司法廳黨委始終把“結對幫扶”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廳機關黨員干部協同駐村工作隊組成了以8位廳領導為組長的結對幫扶工作小組,廳機關全體黨員干部共同承擔幫扶責任,帶頭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自治區司法廳還創新幫扶方式 ,采取發展生產和促進就業幫扶為主,捐贈資金物資為輔的方式開展幫扶工作,堅決杜絕“錢到人未到”現象。目前,自治區司法廳積極申報爭取的489萬元資金已下達投資,項目正有序推進。
“自從當上了環衛工后,我在家門口就業。每年有6000元的收入,還能照顧家里的5個孩子,我很滿意。”羊秀鄉久隆村村民布姆說。西藏波密監獄駐該村工作隊隊員洛桑班旦告訴記者,通過與鄉政府的積極協調,久隆村實現就業脫貧28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西藏未成年犯管教所駐香曲鄉達加村工作隊副隊長索朗達瓦向記者介紹說,根據村情變化,工作隊逐步改變以前“大包大攬”模式,加強對村“兩委”班子的配強和培養,使黨員干部從被動向主動轉變,主動參與村務事務的謀劃和管理,提高他們獨立的工作能力。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目前,自治區司法廳系統駐那曲市比如縣的8個行政村村民已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一個新階段。“針對脫貧攻堅工作中仍然存在的發展思路不開拓,自身發展能力較弱,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今后,在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引導群眾學會‘十個手指彈鋼琴’,在實現小康路上步子越走越寬。”西藏自治區司法廳系統第九批駐村工作隊總領隊達瓦次仁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砥礪奮進奔小康——西藏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綜述
打贏脫貧攻堅戰,組織領導是保證。拉薩經開區始終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及時成立拉薩經開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 [詳細] -
西藏拉薩市產業就業“雙管齊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脫貧攻堅工作中,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而就業則是貧困群眾增加收入、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詳細] -
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助力脫貧攻堅
2015年,西藏文創園區成立。園區依托西藏深厚獨特的傳統文化底蘊,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將西藏民族建筑、民族音樂、民族歌舞、民族服飾、生活風俗、民間故事進行全面集中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