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看拉薩】西藏拉薩林周格桑塘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
2018年,西藏拉薩林周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徹底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中,林周積極發揮產業示范園的帶頭作用,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林周是拉薩第一產糧大縣、第二牧業大縣,但基礎條件落后,以前是拉薩市幾個縣區中經濟基礎最差、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地區。牦牛養殖在西藏已有上千年歷史,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科學的牦牛飼養標準體系,基本靠天養,養殖水平低、產業鏈規模小、附加值少。長期以來,資金和技術匱乏,產業難以形成集群,嚴重制約林周農牧業的發展。
14日,網媒拉薩行記者們來到了位于林周、群山環抱的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據該園區總經理李發抒介紹,為推動當地牦牛產業提檔升級、增加農牧民群眾收入,2018年江蘇省精準發力,大手筆投資1.5億元建設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也是林周縣首個高水平、高質量的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區,園區分東西兩個區域,主要進行牦牛繁育,奶牛、肉牛的養殖,飼草加工等。園區從2019年7月31日開始試運行。分別從青海引進黑白花奶牛,從寧夏銀川引進黑白花奶牛和安格斯肉牛。通過開展牦牛繁育、改良及轉變養殖模式,使牦牛繁育后代養殖周期縮短一半。園區采取“公司 基地 合作社 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帶動林周縣及周邊地區2000戶8000名農牧民群眾實現持續增收。
該園區總經理李發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對西藏有很深的感情,也喜歡西藏的藍天白云,特別希望西藏人民的生活能越過越好,我發現西藏最缺乏的是人才、知識、專業技術,總從內地引入人才是不現實的,是不可持續的,所以我希望西藏的未來能實現人才的本地化,特別是具有動手能力和工作經驗的人才,平時我也非常注重西藏人才的培養,經常給員工們提供專業知識培訓和實踐機會,鼓勵員工儲備知識、鍛煉動手能力、積累工作經驗,將來能成為帶動家鄉人民增收致富的專業人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德吉藏家“民宿+旅游” 有家有業有幸福
近日,位于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象雄梅朵小鎮的“德吉藏家”舉行了2019—2020年度分紅會,這已是該項目運營以來舉行的第4次分紅會。此次分紅金額共計33.75萬元。[詳細] -
西藏林芝市波密縣東若村聯戶群眾生態采摘園里忙增收
“隨便摘、隨便吃,我們的草莓沒打農藥,是自然熟的。”西藏林芝市波密縣扎木鎮東若村村民次仁措姆一邊招呼顧客,一邊忙著采摘草莓,幸福的笑容掛在臉上、甜在心上。 [詳細] -
西藏林芝市朗縣登木鄉發展特色產業 增收致富路更寬
近年來,西藏林芝市朗縣登木鄉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生態優勢,確立了以畜牧業為主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技術+集體養殖點帶散戶+分銷商”的發展模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