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拉薩四季吉祥村里的幸福生活
在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的四季吉祥村,一組組長窮達正帶著村民們在地里忙著割草。今年48歲的窮達告訴記者,他們被鄉里的健康產業項目聘用,現在已經是職業農民了,在地里割草一天能領到120塊錢工資。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一組組長 窮達(藏語):現在幸福多了,國家給蓋了這么好的房子,以前就我一個人賺錢養家,現在家里有三個人可以賺錢。
窮達的女兒達珍現在正在讀大學。她告訴我們,四年前他們一家四口還沒有脫貧,也不住在這個村。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一組組長窮達女兒 達珍:以前只有一間屋子是這樣,因為收入不是那么好。
在國家政策的幫助下,窮達一家搬遷到這里,住進了政府提供的免費住房,和其他易地搬遷群眾一起組建了這個新的四季吉祥村。窮達的兒子和妻子也都給安排了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2018年窮達一家還被鄉里評為了“勤勞致富典型戶”。隨著收入的增加,新家里也按照民族傳統,添置了不少象征著吉祥幸福的新家當。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一組組長窮達女兒 達珍:現在收入好了,就可以,自己想要什么(樣),就可以弄成什么(樣)。
為了讓易地搬遷過來的農牧民能有穩定的收入,政府在就業方面可沒少下功夫,從開展就業培訓到組織勞務輸出,從傳統農牧民向職業農民的轉變就慢慢發生了。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第一書記 索朗央吉:我們這邊就是因地制宜地開展了這個凈土健康產業,那么我們四季吉祥村搬遷的這個點選在這個地方,也是因為才納的周邊有很多的特色的一些產業發展,能夠讓我們的群眾去打工,從農民的身份轉變為產業的農民、職業農民。
為了保障搬遷過來的每戶家庭至少有一個勞動力能就業,除了依托鄉里現有的健康產業項目外,村里還用扶貧資金建了一個獺兔養殖廠和一個藏靈芝培育基地。去年年底,窮達19歲的兒子達娃就在家門口的獺兔養殖廠上了班。
記者:你在這兒主要是做什么?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一組組長窮達兒子 達娃:主要是喂飼料,還有打掃,(還有)就是生小兔兔,就是照顧這些。
記者:技術要求高嗎?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一組組長窮達兒子 達娃:技術要求現在還不高,我們也是第一次養嘛。
達娃現在每個月收入3400元,但年輕人對自己的未來還有更高的追求。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一組組長窮達兒子 達娃:四五十歲的話,這個工作應該比較合適,現在我年輕嘛,十九歲不是很適合,得出去學習技術嘛,再想考一個裝載機的(證),挖機的已經考了,裝載機的還沒考。
跟達娃一樣,村子里的年輕人,都慢慢地有了屬于自己的一份事業。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下,民宿旅游、手工藝合作社等也都紛紛開花結果。集體土地與周邊產業項目合作,也產生了分紅效應。目前已完成搬遷入住了303戶1468人,2019年戶均分紅4900元,人均收入達到11670元。四季吉祥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富足,在政府的支持下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也開展起來了。半年前村里成立了由十幾個年輕人組成的藝術團。閑暇之余,大家一起排練節目,練習舞蹈、唱歌。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藝術團成員 邊珍:今天晚上練到了一個舞蹈,會了一個動作,那多舒服,就沒啥壓力,也不累。我們藏族大部分都是能歌能唱能跳的,是吧。
行走在四季吉祥村,就好像置身于一幅畫中。整潔的街道,隨處可見的格桑花、雪菊競相爭艷,家家戶戶懸掛國旗。從高處看,整個村子就是一個心的形狀。大家都說,這象征著熱愛黨、堅定跟黨走的決心。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第一書記 索朗央吉:習總書記提出來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通過我們政府努力幫一把,群眾自己再加把勁,不僅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同時也對他們的未來有了一些(新)要求。現在大家的目光里面都充滿了對未來幸福生活的一個渴望。
看著村里的日子越過越好,窮達的女兒達珍打算明年從杭州的大學畢業后回到西藏找工作。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一組組長窮達女兒 達珍:可以說(國家給的)福利特別大,對我們西藏同學。現在西藏發展了,會有很多工作機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山南市鞏固脫貧成果推進“三巖片區”搬遷點后續服務
日前,記者從山南市“三巖片區”易地扶貧搬遷點后續服務管理工作推進會上了解到,山南市聚焦目標任務,精準精細施策,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詳細] -
阿里改則縣圓夢新居居民多瓊一家:搬新家 置新業 圓心愿
多瓊說的公司是圓夢新居家政服務公司。2017年底,圓夢新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成,多瓊與其他43戶群眾從不同的村莊一起搬遷至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