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城關區加爾西村打造鄉村旅游基地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初秋時節,位于拉薩市城關區娘熱街道加爾西村六組的近20畝向日葵迎來盛花期。今年年初,加爾西村村委會通過“黨總支+農戶”模式,按照“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品牌化運作”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依托集中連片、平坦開闊的土地資源,推廣向日葵種植新技術和新模式,在幫助村民實現增收的同時,也為當地增添了新的景色,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
目前,葵園已初步形成集種植、科技、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市民游客可前往免費觀光,花期預計持續至9月底。
鄉村旅游重點村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標志,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城關區娘熱街道加爾西村積極進行生態環境修復,著手打造溫室大棚采摘、向日葵拍攝基地等旅游項目,一幅鄉村旅游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走進加爾西村,水流潺潺、鳥鳴幽幽。因尚未被完全開發,這里的風景透著自然、淳樸的味道。雪頓節期間,這個新興的旅游村“火”了,20畝的向日葵花田在山間燦爛綻放,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市民游客前來游覽、拍照。
站在田埂上遠望,白云在山間變換著不同的形態,微風襲來,金浪翻滾,空氣中是清新自然的氣息,令人心情無比舒暢。加爾西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索朗德吉告訴記者,加爾西村村委會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旅游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我們爭取到50萬元的北京援藏資金,根據村里的環境,沿著山坡開辟出五個梯田式近300畝地的區域,用于打造鄉村旅游產業。”索朗德吉說。
“今年我們先種植了一批向日葵,在雪頓節期間,花田對游客免費開放。接下來,我們準備請專人做相關方面的設計,在另外四塊梯田上建造溫室大棚、蔬果采摘基地和花卉基地,為市民游客打造一個觀賞點和拍攝采景點。”索朗德吉說。
索朗德吉介紹,近年來,加爾西村特別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及修復,打造花田不僅可以保護生態環境,還可以通過發展旅游,讓當地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一舉兩得。“村委會決定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初衷是保護生態環境。鄉村旅游做好了,既可以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還能讓大家吃上‘旅游飯’。”索朗德吉說。
今年年初,加爾西村村委會在城關區各職能部門的帶領下,拆除了“嘎如”違建別墅,并在拆除后的12.8畝土地上進行了垃圾清運、地面平整,村委會又投入70多萬元,組織300多名村民開展了為期近2個月的植樹造林活動,種植了柳樹、核桃樹以及土豆、箭舌豌豆等,其中核桃樹種植近300棵,因此村民將該地稱為“核桃園”。目前,“核桃園”各個品種成活率達到100%。大片的張大人花中,300棵核桃樹挺立其間,與柳樹、土豆、豌豆等樹木和農作物一起,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園林畫面。
索朗德吉告訴記者,近年來,村里本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拆除違建別墅點開展了生態修復、造林綠化工作,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新開發的“核桃園”里的核桃樹長勢也非常好,對今后帶動老百姓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很大的幫助。
近年來,加爾西村堅持在生態環境壓力上做“減法”,在夯實綠色生態基礎上做“加法”,堅持將拆除違建與生態修復同步推進,通過拆違還綠、清臟播綠、平土復綠、造景添綠,累計復耕復綠面積達到近1萬平方米,進一步改善了周邊生態環境,為轄區居民營造了舒適的生活環境,切實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索朗德吉說:“下一步,我們將強化生態園林規范管理,推動綠色產業實現規模化、規范化、產業化發展,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通過一系列措施,加爾西村告別了以前臟亂差的村容村貌。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發布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在全國入選的680個鄉村中,加爾西村榜上有名,成為西藏自治區21個上榜鄉村之一,是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在旅游發展的道路上,加爾西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國家、自治區、拉薩市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加爾西村村委會精心打造的各項旅游產業將慢慢步入正軌,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美麗的風光將吸引更多游客,村民的“旅游飯”會越來越香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加永尼瑪:為了心中的“美麗鄉村”
為了能使全村群眾過上好日子,加永尼瑪把村里的青壯年組織起來組建了農牧民施工隊,成功闖進了昌都建筑市場。[詳細] -
“新時代·邊疆行—西藏篇”:崗巴羊讓羊倌變羊管
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堆納鄉古汝村的卡吉崗巴羊養殖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內,今年27歲的白瑪次旺在這里實現了從羊倌變羊管的華麗轉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