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牦牛產業 促農增收致富
圖為在色甫凈土牧場,牦牛悠閑地吃著草。 拉薩融媒記者 王 雪攝
色甫凈土牧場位于曲水縣達嘎鎮色甫村色甫溝,占地12.29萬畝,獨有的氣候及地理優勢使得這里水草豐茂、植被種類豐富,是牦牛養殖的天選牧場。近日,記者在色甫凈土牧場看到,來自青海大通優質種牛、阿里改則“種倉”公牛、亞東帕里良種牦牛和當地牧民自家養的牦牛在悠閑地吃草。
“為改善牦牛養殖品種,完善牦牛養殖產業鏈,縣里實施了牦牛改良項目。7月初從阿里引進種公牛55頭,7月中旬從青海大通引進青年母牛和基礎母牛576頭,8月初從亞東帕里引進良種牦牛110頭,采取集中飼養、分群管理的養殖方式。”色甫村第一書記甘彥剛告訴記者。
為落實我市牦牛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提高曲水縣牦牛生產性能和產品品質,推進拉薩市牦牛養殖規模化發展,實現產業扶貧目標,幫助曲水縣牧民增收致富,曲水縣凈土公司與色甫村委會簽訂《牦牛養殖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出資成立“曲水縣色甫牦牛養殖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牧戶”的模式進行運營。同時,與拉薩市凈土公司簽訂保底收購協議,力爭打造“凈土牦牛肉”特色優勢品牌。
“現在,色甫村7組的35戶牧民都加入了合作社,共入股1831頭牦牛,每戶牧民家庭出一個勞動力,每人每天有150元收入。”牧民扎西羅布告訴記者,往年家中收入全部依靠年末時賣牦牛肉以及奶制品獲得,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今年開始。家中的牦牛肉產量不僅滿足自需及出售需求,并且年末時合作社會將105萬分紅分給入股的35戶牧民。“加入了合作社,我們生活、收入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扎西羅布開心地告訴記者。
色甫村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貫穿于牦牛產業發展全過程,通過組建合作社,群眾以牦牛入股,成為社員,定期享受入股分紅;通過規模化養殖,減少人工投入,增加養殖效益,引導富余勞動力通過培訓,轉變觀念,就近就便就業,實現增收致富。
引進優質牦牛是發展牦牛產業的第一步,而劃分冬夏草場、建立過渡牧場、分群養殖、老弱病殘牛的出欄情況才是接下來的“重頭戲”。預計到2025年,色甫凈土牧場將完成4個牦牛特色養殖溝域建設,成立5個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農牧民入股,采取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牧戶的產業化組織體系,建立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牦牛養殖基地,同時,創建鞏固脫貧成效和鄉村產業振興有效銜接的樣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產業欣欣向榮 群眾增收致富
清晨的第一縷微光穿越楚布溝,灑向油菜花田。風吹過,涌起一股又一股金色的波浪。[詳細] -
“牛產業”讓西藏農牧民過上“牛日子”
類烏齊縣現有3座牦牛短期育肥基地,基地不僅帶動周邊牧民群眾實施牦牛短期育肥增收,還帶動農牧民群眾參與飼草料種植拓寬增收渠道。[詳細] -
拉薩當雄縣:牦牛育肥助增收 牧民過上“牛”日子
當雄,藏語意為“天選牧場”,遼闊的草原、豐美的水草,為生長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地區的牦牛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