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冬吟的脫貧故事:單手撐起艷陽天
單手穿衣做飯,單手操作電腦,單手照顧母親……這些在常人看來頗有難度的活,殘疾人冬吟已經做了很多年。不僅如此,2019年,他還用僅剩的一只手勤奮勞動,用智慧和汗水實現了脫貧夢,為家人撐起了一片艷陽天。
今年只有28歲的冬吟是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街道白定村2組人,作為一位二級肢體殘疾人,他的脫貧之路更加艱辛,他也比大多數年輕人更樂觀和自信。
2012年,冬吟發現自己右手的力氣逐漸變小,搬東西越來越困難。后來更是完全沒有力氣,搬不動任何東西。2013年,冬吟的右手被診斷出惡性腫瘤,需要到成都的醫院做截肢手術,僅手術費就需要5萬元,還不包括住院、陪護等費用。
長期以來,冬吟一家人主要靠糧食生產和低保過日子,連弟弟讀書都供不起,這筆高額的醫療費用讓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家庭雪上加霜。
白定村村委會將冬吟的困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村“兩委”的奔走下,城關區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他送來了11萬余元的捐款,讓他順利完成了手術。
失去右手的冬吟并沒有因此自暴自棄,而是靠著自己堅定的信心和不服輸的精神,一邊在數碼產品店打工,一邊學習電子產品維修、使用及制作軟件等。后來還在城關區政府的支持下通過了公益性招聘,成為了白定村村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每月收入達到3000元,年均工資近3.5萬元。
“社會幫助了我,我也要幫助更多的人。”這是冬吟的人生信條。2016年,冬吟發起組織成立了雪域美朵嘎布愛心慈善團隊,用自己的微薄收入幫助他人。目前,該團隊共有成員50余人,累計捐款超過10萬元。冬吟及團隊曾專門前往海拔5300多米的普瑪江塘鄉,為那里的群眾送上生活物資。
如今,冬吟的生活過得滿足而充實,家庭收入穩步提升,口袋漸漸鼓了起來。他堅信,只要自己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多努力、肯吃苦,認真工作,就會永遠摘掉貧困的帽子。“我時常激勵家境還不富裕的鄉親,鼓勵他們靠勤勞的雙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冬吟說,下一步,自己準備存錢開一家廣告傳媒公司,將自己的公益性崗位讓給更需要的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堅持公益13年 足跡遍布全西藏
2006年10月的一天,在老家江蘇徐州參加工作不到半年的佳木斯大學會計專業畢業的李新宇,向家人提出要報考日喀則縣級稅務機關公務員,父母立即予以否決。[詳細] -
西藏精準對接需求超40萬農牧民實現轉移就業
截至目前,全區農牧民轉移就業46.1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76.8%,同比提高53.6個百分點;實現勞務收入37.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85.0%,同比提高61.4個百分點。[詳細] -
拉薩達孜區特色產業: 托起群眾致富“小康夢”
盛夏時節,位于拉薩河上游的達孜區,流水潺潺、風景優美,既是過林卡度假的好地方,更是投資興業的沃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