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尼木縣航天育種基地帶動設施農業發展
飽了群眾“肚子” 富了群眾“腦子”
西藏拉薩市尼木縣高原種植業航天育種及產業化推廣應用建設項目是“四產業兩園區”發展布局和“3212”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四菜一湯”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的重點北京援建項目,項目以“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運行模式,積極落實干部“點對點”抓產業發展工作機制,帶動尼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致富,輻射帶動全縣設施農業的有序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據了解,尼木縣高原種植業航天育種及產業化推廣基地占地150畝,包括智能連棟溫室3808平方米、日光溫室12180平方米。基地現栽植經航天育種選育的辣椒、西紅柿、西葫蘆、茄子、黃瓜、南瓜、西瓜、甜瓜等品種。種植過程嚴格采用傳統有機生態種植模式,確保果實優質、安全、健康、營養、有機。
基地采用農業聯合體經營方式,發揮縣凈土公司作用,引進和培訓人才,組建專業化企業運營隊伍作為項目經營主體,帶動尼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98戶98人)進行生產,形成“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專業化運營和帶貧機制。縣凈土公司與尼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以協議的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縣凈土公司負責生產技術指導、人員培訓和市場營銷;合作社負責生產,項目運營年用工達1500人次以上。
截至2019年底,尼木縣航天育種基地共有“點對點”產業幫扶干部6名,“手把手”教授9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習種植技術,有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技術骨干,既飽了群眾“肚子”,又富了群眾“腦子”,還增進了民族團結。尼木縣航天育種基地自去年5月份正式運營以來,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約35萬余元。2019年,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點對點”干部的幫扶下,在全體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共同努力下,整個基地預計實現產值70余萬元,實現利潤40余萬元,大部分資金將全部用于貧困戶勞務分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下達2020年財政扶貧資金(易地扶貧搬遷貸款貼息)的通知
根據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關于2020年脫貧攻堅統籌整合資金計劃的批復》(藏脫指〔2019〕54號)精神及自治區財政預算安排。[詳細] -
成阿工業園區“復工記”:“飛地經濟”助藏區民眾圓夢
生產車間消毒完畢、準備好疫情防控物資,位于四川金堂“成都—阿壩工業集中發展區”(以下簡稱成阿工業園區)內的四川圣祥佛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復工。[詳細] -
聚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全盤戰“疫”加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過去的一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關鍵的一年,在西藏和四省藏區人民共同努力下,脫貧攻堅工作碩果累累、亮點頻現,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