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市開辟多元化增收渠道的“千方百計”
在農牧民群眾增收意識上做“加法”,在牧業產業化上做“加法”,在一、二、三產上做“加法”,在落實各項惠民政策上做“加法”,在自然災害、生活負擔上做“減法”,在深化農牧區改革上做“乘法”,在無勞動技能人員上做“除法”,請看那曲市——
近年來,特別是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那曲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牧民收入作為首要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找準問題癥結,對癥下藥,千方百計開辟多元化的增收渠道,有效推動農牧民群眾持續增收。
在農牧民群眾增收意識上做“加法”,激發內生動力
那曲市持續深入開展“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和“愛勞動、講文明、樹新風”主題教育,教育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克服依賴心理,從思想上幫助農牧民群眾拔掉“窮根”,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真正實現農牧民持續穩定增收。
把農牧民增收作為檢驗“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和“愛勞動、講文明、樹新風”主題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對那曲市農牧區勞動力有多少、通過什么途徑能夠轉移出去多少、通過開展主題教育能增收多少等進行調查研究,制定具體措施,進行嚴格考核。
在牧業產業化上做“加法”,穩定經營性收入
近年來,那曲市扎實推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抓兩頭、促中間”、牛羊短期育肥、“一鄉一社、一村一合”等舉措,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畜產品商品率和附加值,讓廣大群眾在“一產上水平”中增加收入。
堅持“政府搭臺、牧民唱戲”,持續辦好市、縣畜產品展銷會、賽馬節等活動,主動為畜產品進入市場牽線搭橋,使農牧民的好收成變成好收入。
加快建設面向農牧區、服務農牧民的農畜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農家店,促進農牧區商品流通,建立起覆蓋城鄉的農牧區農畜產品流通網絡,緩解農牧民“買難賣難”問題。
在一、二、三產上做“加法”,提高工資性收入
那曲市以脫貧攻堅產業開發為契機,凸顯牧業、旅游業、物流產業和“一鄉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每年選準、抓好幾個項目,逐步做大做強產業,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農牧民群眾在產業大發展中得到實惠。
堅持市場導向和目標導向,積極培育和發展畜產品加工所需原材料組織、良種推廣、凍精技術、疫病防治、牲畜育肥等基礎科研企業,引進和發展市場營銷、宣傳策劃、就業崗位開發等企業,大力發展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最大限度延長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同時,積極引導農牧民走出草場,發展畜產品加工、餐飲、服務、運輸等二、三產業,向“接二連三”要收益。
在落實各項惠民政策上做“加法”,保證轉移性收入
那曲市建立惠民政策宣傳、落實、管理、監督并重的責任體系,完善符合農牧區實際、管用實用、方便群眾的辦法和措施,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效益。
不折不扣地把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資金、畜牧良種補貼、農牧業補貼、農機具補貼、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政策性涉農保險理賠等各項強農惠農資金足額落實到位、及時發放到戶,真正把黨的好政策落到實處。
在自然災害、生活負擔上做“減法”,保障農牧民持續增收
那曲市強化牲畜出欄,科學合理地加大牲畜出欄力度,減少防抗災壓力,盡最大努力避免因災造成損失,確保農牧民群眾增產增收。
著力在“導”上下功夫,教育引導群眾樹立理性、適度、節制的消費觀念。抵制超承受能力購買車輛、添高檔手機、講排場比闊氣導致家庭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等現象,最大限度實現“節流”,把更多精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生產生活上。
在深化農牧區改革上做“乘法”,增加財產性收入
那曲市通過實施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及草場、土地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放大改革的“乘數”效應,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
那曲市持續深化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引導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草場有序規范流轉,通過改革釋放農牧區資源要素活力,增加群眾收入。
以草畜平衡為前提,鼓勵引導群眾采取轉讓、轉包、合作、入股、租賃等形式,促進草場經營權依法、合理、有序流轉,探索草場經營模式,推動畜牧業發展,促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
開展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對現有土地承包關系進行鞏固和完善,實現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管理和保護,嚴格按規范開展權屬調查、完善承包合同、建立登記簿、頒發權屬證書,給農牧民吃上“定心丸”。
在無勞動技能人員上做“除法”,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按照市場化、社會化的要求,那曲市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溝通協調,完善培訓工作機制,有計劃、有組織地對農牧民進行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勞動技能培訓,大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社會主義新型農牧民。
在舉辦各種技能培訓班時,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真正使更多農牧民群眾掌握1至2門增收技能,最大限度增加勞動技能人才這個“分子”,減少無勞動收入人員這個“分母”,擴大收入人群,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讓更多群眾參與進來——次仁加布帶領鄉親脫貧的故事
次仁加布的房子是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加木村最好的。2019年剛竣工的兩層小洋樓,面積500多平方米,富麗堂皇的裝修——無不彰顯了這個家庭的富裕程度。 [詳細] -
西藏交通運輸系統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20年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9年,西藏交通運輸系統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詳細] -
加央曲扎:用勤勞創造美好生活
進入寒冬時節,高原田野寂靜而空曠。在西藏山南市隆子縣日當鎮,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鏗鏘步伐,打破了寒冷冬日的沉寂。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