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館藏作品保護水平,5月20日,西藏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業講座,聚焦于館藏作品預防性保護的基礎理論與實踐。此次活動不僅增強了美術館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也促進了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傳播。
隨著人們對文化遺產價值認識的不斷提高,藏品預防性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保護和弘揚西藏優秀文化藝術,西藏美術館特別策劃了此次講座,旨在通過專家的講解,提升美術館工作人員在藏品保護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進一步完善藏品保護管理體系。
講座邀請了藏品預防性保護領域的資深專家羅曉東擔任主講嘉賓。羅曉東介紹了藏品預防性保護的基礎理論,并詳細闡述了造成藏品損壞的十種主要風險因素,包括物理力量、偷盜與破壞者、火災、水災、蟲害、污染物、光照、不合適的溫度等。
“預防性保護是一種以預防為主的保護理念,核心在于通過控制藏品的保存環境,減少外界因素對藏品的損害,從而有效延長藏品的壽命。這一理念對于確保文化遺產的長期保存和傳承具有重要意義。”羅曉東說。講座中還演示了藏品日常清潔維護的專業工具和材料使用,讓現場觀眾親身體驗實際操作流程,極大地提升了觀眾對藏品保護工作的認識和理解。
講座的高潮部分在于結合國內外實際案例,對預防性保護的風險因素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通過對比國內外藏品保護的最新理念和技術發展趨勢,展示了預防性保護在藏品保護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主講人分享了在藏品保護方面的寶貴經驗,為聽眾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指導。
“此次講座不僅讓美術館工作人員在藏品環境監測與調控、預防性保護、蟲害消殺等方面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大家應對藏品保護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這樣的館內藏品保護經驗交流,完善了藏品保護管理體系,提高了藏品保護工作的整體水平?!蔽鞑孛佬g館副館長次仁朗杰說。
美術館作為文化藝術收藏與展示的重要殿堂,承載著保護和傳承人類文化遺產的重任。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文物保護技術和理念,才能確保這些珍貴的畫作以及文化內涵得以完整保存,不被時間所侵蝕?!按舜沃v座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西藏美術館藏品保護工作的一次有力推動,更是對文化藝術傳承事業的一次積極貢獻。只有持續加強學習和實踐,我們才能更好地守護這些寶貴的財富,讓它們在未來的歲月中繼續熠熠生輝?!蔽鞑孛佬g館館長拉巴次仁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