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人民群眾是西藏發展進步的真正受益者”——訪西藏社科院研究員白瑪措
“白皮書以詳實數據和大量事實,系統總結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引領下,西藏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11月10日,在參加《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新聞發布會時,西藏社科院研究員白瑪措感慨地說,“結合身邊的所見所聞,我強烈地感受到,廣大人民群眾是西藏發展進步的真正受益者。”
作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白瑪措對白皮書介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充分體現”“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得到充分行使” 有著切身的體會。她說,在參加全國兩會期間,進一步深刻認識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的作用和力量。閉會期間,她積極投入到依法履職工作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及她所在單位為她作為人大代表依法履職提供了有力保障。她再一次真實地感受到了人大閉會期間代表履職活動的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白皮書中介紹,新時代西藏社會大局持續安定向好,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對此,白瑪措也向記者分享了在基層目睹的真實故事。
“作為一名人類學者,我在牧區進行過長時間的人類學田野調查,我的研究內容之一是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在西藏牧區的實踐。”白瑪措說,“在那曲市嘉黎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中心開展田野調查時,92歲的老奶奶桑姆告訴我,因為自己沒有孩子,也沒有幾個經常走動的親戚,來集中供養服務中心之前,她的日常生活面臨非常多的困難。到集中供養服務中心后,這些困難全都沒了。老人們在這里的食宿醫療費用全免,逢年過節會聚餐聯誼,還會發衣服。像桑姆這樣高齡的老人,集中供養服務中心還會安排一位專職護工負責飲食起居。”
白瑪措介紹,桑姆老人和她的同伴們所享受的這一養老福利政策開始于2015年,當時西藏是全國最早實現有意愿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的省份。
截至2021年,中央和西藏自治區投入近30億元,在全區每個縣建了80家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中心,這一政策惠及西藏6萬多名特困老人、殘疾老人、低保老人、計劃生育失獨老人、重點優撫對象老人、農村留守老人以及70歲以上空巢老人。除此之外,對于那些生活在城鎮中的獨居、失能老人,則可以通過政府購買的第三方機構獲得幫助。目前,西藏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到145個、床位1.3萬張。完善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人護理補貼、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補貼等制度,惠及近6.7萬名老人。
“今年兩會結束后,我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前往西藏自治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進行調研。”白瑪措介紹,該中心每年約為全區缺肢殘疾人免費制作400至500件假肢。黨和政府不斷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2012年以來累計發放兩項補貼近10億元,受惠的殘疾人80多萬人次。目前,16歲至59歲就業年齡段持證殘疾人實現就業15789人,適齡殘疾少年兒童義務教育安置率達到97.15%。與此同時,殘疾人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現提標擴面,兩項補貼分別提高到100元、200元。
“這些故事,都是白皮書內容的真實體現。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引領下,西藏的社會大局持續安定向好,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西藏人民獲得了真真正正的實惠,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白瑪措說,“白皮書中以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事實描述的各項事業取得的全方位進步和歷史性成就,對那些從未來過西藏、以政治偏見刻意歪曲西藏發展情況的人而言,是一次有力的回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社科聯第九屆學術年會在西藏民族大學舉辦
10月30日,由西藏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西藏社科聯)主辦,西藏民族大學承辦的西藏社科聯第九屆學術年會在西藏民族大學秦漢校區召開。學術年會主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詳細] -
西藏社科聯舉辦第九屆學術年會: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西藏篇章
10月30日,西藏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西藏社科聯)第九屆學術年會在陜西省咸陽市西藏民族大學秦漢校區召開。此屆學術年會主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詳細] -
西藏自治區社科普及基地揭牌儀式暨自治區社科聯向 西藏佛學院(西藏藏學研究中心)捐贈圖書儀式舉行
21日上午,西藏自治區社科普及基地揭牌儀式暨自治區社科聯向西藏佛學院(西藏藏學研究中心)捐贈圖書儀式在西藏佛學院舉行。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西藏佛學院院長珠康·土登克珠出席儀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