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出精氣神 唱響振興曲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支撐。
前不久,日喀則市白朗縣東喜鄉舉辦了第十三屆賽牛文化節。來自全鄉8個行政村的騎手,昂首牽著牦牛走入賽場,躍躍欲試。
此次比賽共有32名騎手參加,分成兩組,每組將決出冠、亞、季軍各一名。
當裁判員發出起跑信號后,騎手們驅牛揚鞭,蜂擁而出。
精彩的比賽讓現場觀眾時而熱烈討論,時而歡呼陣陣,時而驚呼連連,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化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經角逐,東喜鄉多巴村的扎頓、吾久村的加贊,分獲第一組、第二組冠軍。
“比賽很精彩。看到村里人奪冠,我們都很開心!”吾久村群眾旦增阿旺告訴記者。更讓他高興的是,在同時舉辦的東喜鄉首屆牧區物資交流會上,家中5只羊和各種奶制品、手工藝品,賣了1萬多元錢。“感謝鄉里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平臺。”他說。
傳統民俗節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鄉村文化振興可發掘、可利用的重要資源,已成為鄉村振興的帶動性要素。
作為純牧業鄉鎮,東喜鄉賽牦牛傳統文化由來已久,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2006年,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東喜鄉舉辦了第一屆賽牛文化節。
進入新時代,東喜鄉立足牦牛文化,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拓展“賽牛文化節”的形式和內涵,助推鄉村振興。
東喜鄉黨委書記中多吉介紹,通過舉辦牦牛文化節,展示出了東喜鄉群眾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時,舉辦首屆牧區物資交流會,展銷當地畜產品及手工藝制品,有效帶動了鄉村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營造了氛圍、凝聚了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關乎百姓身體健康,是衡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標尺。 [詳細] -
日喀則市開展法治文藝邊境行活動
日前,日喀則市開展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試點工作啟動儀式暨“法潤邊關·幸福邊民”2023年法治文藝邊境行活動,用“法治+文藝”的形式,廣泛開展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詳細] -
日喀則市聶拉木鎮開展蔬菜和青稞種植技術培訓
近日,在西藏自治區科技廳、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駐村工作隊的協調下,聶拉木縣聶拉木鎮開展了為期4天的蔬菜和青稞種植技術培訓,為廣大農牧民群眾提供專業化的指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