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藏族孩子學英語
趙慶慶寫給學生的新年卡片。 趙慶慶供圖
2021年9月開學前,我登錄南京大學教務網,查看新生名單。喲!我教的英語班上竟有10來名來自經濟管理、口腔醫學、人文藝術傳播、社會科學、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化學與生命科學、工科實驗等好幾個院系的藏族學生。
四個“旦增”、兩個“卓嘎”、兩個“索朗”、還有益西拉姆、次仁擁措、羅桑旺堆、德吉央宗、普布扎西、達娃格桑、扎西措……我看著這些名字思忖著,卓嘎、央金、央宗一般是女生;達娃格桑,我篤定是個女孩子,格桑花嘛,藏語中的幸福花;旦增頓珠、次仁擁措,好像可男可女。其他名字,感覺都挺像男孩名的。
當下,我覺得自己不僅要教英語,還要了解和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我有個夢想——讓少數民族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家鄉和文化,讓中國的56朵民族之花,在全世界綻放。
新生們憧憬著大學生活,我也盼望初見。
開學,當我走進教室,見到未脫青澀的他們,與他們攀談,才知道從名字上判斷性別,準確率可能不到一半。
旦增頓珠、羅桑旺堆、普布扎西都是男生,旦增桑姆、索朗曲宗、次仁擁措、益西拉姆、扎西措卻都是女生。我最鐵定是女生的達娃格桑,不但是個小帥哥,還是山南市一支籃球隊的主力。他用自拍的視頻,向全班展示了他在高原球場上和伙伴運球、神投的風姿,籃球架也仿佛與雪峰齊平。
他們日常的服飾和漢族學生基本無異,普通話流利,臉上也不都泛著“高原紅”。請他們發言,有的往往沒開口,就嘴角上翹笑起來;有的女孩,像旦增卓嘎、德吉央宗,發言細聲細氣,得走近側耳才能聽清;有的男孩,像旦增頓珠、普布扎西,甚至會靦腆得臉紅,特別純樸可愛。發言大膽的要數索朗曲宗,這個白皙的圓臉小姑娘會最先打破冷場,活躍氣氛,還把父母做的奶酪帶到班上,每塊“大白兔”奶糖大小,濃縮著雪域高原的真情。
這些藏族學生很早就外出讀書,練就了超強的自理能力。像喜歡花式跳繩和跳舞的小姑娘扎西措,是三好生、班干部,在我的英語課上,她擔任小組長,和不同民族的伙伴們把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會跳鍋莊舞的次仁擁措特別愛笑,她在拉薩江蘇實驗中學讀初中,進入大學沒多久,就參加了秋季校運會,奪得女子鉛球賽冠軍。上課時,她常坐第一排,和同桌認真練習英語對話。長發飄逸的旦增桑姆,初中在遼寧遼陽就讀,高中轉到安徽銅陵,拿過學校舞蹈比賽二等獎。
這些藏族學生的母語聽說讀寫都沒丟,互相交談自然用藏語。我教寫英文簡歷,他們打印出來后,我請他們用藏文書寫各自的名字。雖然我和其他同學看得云里霧里,卻佩服他們能寫出這如畫般美麗文字。寒假前,我給全班每位同學書寫英語贈言,怎么都沒法寫出藏文,只好寫上一句“扎西德勒”聊表心意。
對藏族學生而言,學習英語要比漢族學生面臨更大的挑戰。我不僅要陪他們迎難而上,勤讀多練,還要增加他們的英語情商,把英語和實際生活、家鄉文化、未來發展聯系起來。
其中一項頗受歡迎的嘗試,是在寒假期間制作《愛家愛鄉愛祖國》的中英文短視頻,上傳到教學平臺,讓全班欣賞。學生一邊播放自己的作品,一邊講解,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欣賞和互動環節結束后,大家用英文寫觀后感,上傳到教學平臺,分享彼此的感受。課堂上,臺下觀看的同學認真、好奇,臺上講解的同學情緒激昂,連平時過于靦腆的藏族孩子也敢于亮相了。
藏族學生用自制的配樂視頻,展示了最真實的家鄉美景、最貼地氣的藏族生活以及最日常的“舌尖上的西藏”。
好幾個學生都自豪地介紹了春節期間的布達拉宮。
索朗卓嘎說,布達拉宮后側有碧藍如玉的龍王潭,她的家就在不遠處。
扎西措說,八廓街有琳瑯滿目的小商品一條街。
羅桑旺堆從飛機上俯拍無垠的雪山,展示自家的藏面、甜茶,還有藏歷臘月二十九晚的團圓美食“古突”(即面疙瘩),象征除舊迎新。
旦增央金大秀雪后自家的小院子和媽媽制作的老虎燈,還有她和媽媽、姥姥做的藏式包子,爸爸和弟弟組隊玩電子游戲的場景。
一頭自來卷的普布扎西在高原騎馬奔馳,在格桑花綻開的草野上,牦牛頂角,綿羊撒歡,四枚青鳥蛋映著青稞地。
德吉央宗放著幾十頭牦牛,指出哪些是young yaks(小牦牛),哪些是middle-aged yaks(中年牦牛),她為這些“高原之舟”準備飼料。
益西拉姆介紹家鄉昌都仙境般的冰川。
次仁擁措穿上了鮮艷的藏袍,和鄉親們圍成圈兒,跳起鍋莊舞,和俄巴村文藝演出隊一起高唱國歌。
……
我則點評視頻中的英文表達,用里面的例子講授中英互譯的技巧,讓學生活學活用、現學現用。我批閱一篇篇英文讀后感,指出對錯,然后讓學生進行修改,再交我批閱,再返還給他們。一般寫作練習,都要過兩三遍。這些藏族學生也很爭氣,越改越好,大部分都能改到“A”的水平。
就這樣,教學相長,一個學年,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老師,下學期你還教我們嗎?”這些留戀的聲音令我動容。
我希望能接著教他們,把他們再往前帶一帶,讓他們在藏語、漢語的基礎上,再用英語成就夢想,講好母校、家鄉和祖國的故事,也講好他們自己的人生故事。他們對我吐露過,畢業后要建設家鄉,但愿我能幫他們圓夢。
藏族諺語有言:“踏實爬山,昆侖能上;三步后悔,土坡難越。”
相信吧,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的名字綻放在我心間,你們的身影會出現在昆侖之巔,活躍在各個專業領域。在母校南京大學百廿華誕之年,讓我們銘記校訓“誠樸雄偉,勵學敦行”,一起加油!
補語:
今年秋季開學,這些藏族孩子已成為南京大學二年級學生,學校安排我繼續教他們“大學英語基礎”課程。真好!師生再相逢。
經過一學年的努力,他們說英語自信大膽了不少,參加教學活動更積極了。像行政管理專業的索朗卓嘎,開學第一次朗讀英語對話,便驚艷四座——準確、流暢、自然,不僅讀出了人物的口氣和心情,還帶點美式英語的口音。她揭秘,因為暑假觀摩英語情景劇,模仿練習,不知不覺就學會了……各族同學都為她的精彩表現鼓掌。我鼓得最響了!
我期待藏族孩子和其他民族的同學繼續互幫互學,期待他們在大學課堂上踴躍發言與提問,期待批閱他們的英語作業,期待他們分享在學校民族大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期待一起用自己的母語和英語傳播中國好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特寫:一道彩虹下的40名藏族孩子北京行
6月3日的慕田峪長城,放眼望去,一群藏族少年“玉樹”臨風。 [詳細] -
為異鄉求學的藏族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盡管已從武漢西藏中學畢業12年,但邊珍依然懷念在校過年的日子。一到藏歷新年,同學們會穿著藏服,在彩色花紋木盒里放滿炒麥粒和酥油糌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