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察隅縣“六項舉措”增添精神文化新色彩
2022年,林芝市察隅縣始終堅持以文惠民、以文化人,大力發展社會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讓文化“軟實力”成為共同富裕的“硬支撐”。
以文惠民,讓民眾心里“開出花”。2022年,察隅縣開展“文化下鄉”演出64場次,受益群眾6560人次;縣數字電影院共計播放電影751場次,農村放映員深入各村播放公益電影1152場,觀影群眾1209人次;縣廣播電視臺購買電視劇1800余集、電影365部,受益群眾約3萬人次;97個村(居)文藝演出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563場次,受眾9.6萬余人次。同時,開展“察隅姑娘”形象大賽暨“察隅歌手”選拔比賽、察瓦龍賽馬文化旅游節、日東賽馬文化節、羅馬桃花文化節、下察隅僜人美食文化旅游節等系列文化活動,極大地增強民眾的參與感,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進鄉村文化振興。
送文下鄉,讓黨的精神講出彩。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農村應急廣播村村響,全縣9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大喇叭”,通過錄制音頻或宣讀的方式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各類理論政策。2022年,全縣共發布信息13000余條,合計播放防疫知識、黨的二十大精神知識點、法治和健康教育等內容11000條次,營造濃厚學習宣傳氛圍。
文化促紅,讓民眾永遠心向黨。今年以來,察隅縣投資934萬余元,打造古玉鄉巴依村法治教育基地、羅馬村誠信教育基地、竹瓦根鎮扎拉村黨建示范點、雄久村“囊塔歸巴”村史館、下察隅鎮沙瑪強邊訓練營等多個點位,構建縣鄉村戶“四位一體”邊境紅色文化長廊;積極開展紅色文化資源挖掘工作,共收集資料299份、工作筆記3本、書籍3本,走訪黨員干部、支前民工、民兵等當事人、知悉群眾66人,收集紅色文化事跡47個;挖掘紅色遺址信息73處;刊載紅色故事50余期,讓紅色種子在察隅這片沃土落地扎根,紅色基因綿延賡續。
用文益智,讓百姓開闊新視野。積極推動優質閱讀服務資源向基層一線延伸,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喜愛和實用的書籍。目前,全縣實現縣有圖書館、鄉有綜合文化中心、村有農家書屋。同時,成立察隅縣“愛閱”讀書會,為廣大閱讀愛好者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在“4·23”世界讀書日、七一建黨節等時間節點積極開展“新舊西藏對比”“讀黨史小故事”“紅領巾心向黨”“書香飄萬家、陶冶你我他”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愛黨愛國情懷,使閱讀活動更加深入人心。
以文促體,讓百姓體質更健康。為響應《關于推進“十四五”農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全民體育高質量發展,察隅縣全民健身中心、工會健身房、游泳館、學校體育場所、村(居)文化廣場均實現免費開放;第五屆“桑昂曲杯”全民健身、五四青年節彩跑等活動,吸引各行各業5000余人參加,形成全民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濃厚氛圍,有效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網絡興文,讓百姓知天下事。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引導群眾,察隅縣緊跟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相繼推出微信視頻號“CY觀察”、抖音賬號“察隅融媒”等網絡文化產品。截至目前,“察隅融媒”抖音號發布原創內容974條、點擊量1976萬人次、點贊量43.7萬人次;“CY觀察”視頻號發布原創內容1009條;“網信察隅”微信公眾號共發布信息2732條,累計關注人數5973人次,閱讀人數達60730人次,點擊量達4.3萬次;策劃“喜迎二十大、我來說變化”系列專題報道9期;開展“喜迎二十大、美麗鄉村行”直播活動12場次,制作短視頻6期;利用154個“群眾微信群”轉發黨的二十大主題知識內容2750條;促使網絡文化服務方式得到轉化,人民群眾服務體驗得到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網絡文化的認同感、獲得感顯著增強。
今后,察隅縣文化惠民工作將持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服務功能、創新活動模式,持續推動免費開放規范化、文化活動品牌化、惠民活動常態化,讓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狠抓“五個聚焦” 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詳細] -
林芝市察隅縣念好“四字訣”助推非遺重煥生機
近年來,林芝市察隅縣深入踐行非遺保護成果惠及大眾、融入生活的理念,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全力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傳播工作。[詳細] -
林芝市察隅縣察瓦龍鄉中心小學送教上門暖心助學
近日,林芝市察隅縣察瓦龍鄉中心小學分成3個組,前往門空村、扎恩村和學巴村,開展本學期最后一次送教上門活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