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實現全省各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全覆蓋
記者17日從2023年度青海省科技特派員工作會議現場獲悉,2022年,青海省科技廳在全國率先推行“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制度,選派1000名科技人員和三區人才,在全省39個縣啟動建設了102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實現了科技特派員工作從單兵作戰到集中作戰、從單項技術到集成技術、從短期流動服務到長期固定服務、從單一示范點到區域示范集群的根本轉變,全省各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全覆蓋。
青海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莫重明在會上介紹,2002年科技部開展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青海省作為全國首批試點省份之一,二十年來持續堅持和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帶動全省農村經濟發展和農牧民增收致富。
針對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網破、線斷、人散”的問題,青海省科技廳進一步整合省、市(州)、縣(市、區)創新資源和科研力量,統籌科技部“三區”人才資金2204萬元,設立科技特派員專項,建立穩定的支持渠道,著力打造以“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科技小院”為核心的基層創新平臺體系,切實推動科技特派員工作走深走實。
2022年,青海省科技廳積極加大項目支持力度,組織“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團申報科技專項,共立項77項、支持經費2000萬元。一年來,全省102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和農牧民15580人次,建立推廣示范基地182個,推廣新品種253個,種植面積達6.61萬畝,應用新技術135項,集成新技術示范推廣面積達8.59萬畝、牲畜高效養殖7.91萬頭只,三倍體虹鱒17萬尾,產值達2.73億元。
同時,堅持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科技特派員服務能力,實施“青海省科技特派員管理體系與服務能力提升建設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建立個性化、智能化、精準化的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對全省科技特派員和“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服務全程信息化管理。
青海省科技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許淳表示,2023年,青海省科技廳將開展科技特派員多點服務試點,即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可以服務同一地區的多個鄉村企業(合作社),也可以跨地區開展科技服務,還可以參加多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開展多點服務。
同時,將積極結合科技特派員工作需求,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既要走出去,又要引進來,既要開展理論學習,又要開展現場教學,從而提升科技特派員的實操能力,不斷提升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的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人口最少縣機構整合:一批機構將合署辦公或重新組建
中新網記者18日從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獲悉,該縣正在推進的人口小縣機構整合試點中,一批機構將合署辦公或重新組建。 [詳細] -
青海農牧民“村BA”鳴哨
“鄉村振興杯”青海省第十八屆農牧民籃球賽20日在“彩虹故鄉”、全國運動健身模范縣——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鳴哨開賽。 [詳細] -
三川書院:青海歷史上的第一座書院
書院是儒家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主要開展教書、讀書,兼及藏書、修書、辯論等活動,書院產生于唐代,成熟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止于清末,它是中國古代民間教育的重要形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