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推動廣播電視高質量發展見成效
近年來,山南市廣播電視局認真學習習近平經濟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率先應用全國最新技術,推動廣播電視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北斗戶戶通”系統在山南市邊境一線67個點及30個行政村5012戶群眾家中普及,由“標清”到“高清”的視覺需求得到滿足,電視節目從原來的50余套增加到140余套。
“智慧廣電助教”系統在全市23所學校164個班級中得到應用,實現了“山南北京同上一堂課”;山南“智慧廣電”真正實現從“看電視”到“用電視”的轉變。
山南市廣播電視局建成縣、鄉、村三級應急廣播平臺607個,建設應急廣播終端5188個,成立“山南市應急廣播指揮中心”,應急廣播系統成為山南的“聲勢媒體”。截至目前,全市應急廣播系統播發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宣講音頻1600多條,時長70余萬分鐘。
山南市14支“廣電先鋒”分隊160名黨員干部常年活躍在農牧民群眾中,做到面對面服務群眾。2022年,深入農牧民群眾家中和寺廟僧舍服務群眾20萬人次以上,群眾對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滿意率達98%。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腳下沾滿泥土 記錄偉大時代——記索縣廣播電視臺記者益西卓瑪
一線是她的崗位,“沖鋒”是她的姿態,哪里有新聞,她就在哪里。她發現美好、書寫真相,腳下有泥、心中有光。她就是那曲市索縣廣播電視臺記者益西卓瑪。 [詳細] -
十年5986名農牧民在省農廣校“深造”
青海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面向全省農村牧區招生,遴選45周歲以下、愛農業的青壯年開展農牧業學歷教育,從有辦學條件的湟中、湟源、大通、樂都、互助五縣(區)招收了270名學生。[詳細] -
西寧市城北區:“三大課堂”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西寧市城北區積極搭建“三大課堂”,聚焦主題主線、緊貼實際需求,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引向深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