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成就夢想 奮斗贏得未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高度,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專門部署,凸顯了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價值追求,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為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到教學實踐,切實讓二十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互助職校全戰線發力、全方位動員、全頻道推進,廣大教師集中學習研討二十大精神的熱情“不打烊”,向學生傳遞黨的好聲音的行動“不掉線”。
翻開互助縣職業技術學校發展“藍圖”,不僅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有新舉措,而且在“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鄉村振興職教專家培養、培養德才兼備懂農業愛農村優秀骨干教師隊伍建設、職業教育鄉村振興名師工作室打造”等方面有具體安排。
學校青年教師、入黨積極分子張玲香說:“不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工匠精神,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投身建功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培養出更多基礎深厚、能力過硬、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一席話,道出的不僅僅是個人心聲,也說出了教書與育人的本質,是學校所有黨員干部、教職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根土鄉大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縮影,更是互助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使命,深入推動黨的二十大各項重大部署在具體工作中貫徹“行動口號”。
采訪中我們注意到,互助土族自治縣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消除貧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民生工程來抓,累計投入職業教育發展資金6.3億元,建成校內外實訓基地38個,省級重點實訓基地5個,實訓室123個,實訓工位3200個,基本形成“校中有廠、廠中有校”辦學格局,構建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數據背后,是該縣教育優先發展得到有力保障,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生動實踐。而今互助縣正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以專業孵化為基礎,構建起老師“教好”、學生“學好”、學校“管好”三位一體家校育人模式。
目前,該校正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圍繞產業“四地”建設,開設農副產品保鮮與加工等專業;對接青稞酒、青繡“兩青”品牌產業升級,增設食品發酵、民間傳統工藝等專業;緊扣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要求,開設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專業,實現專業建設方向、學科設置和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同頻共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春雨”澆開朵朵“技能之花”
2月5日,從省城西寧出發,沿寧互高速向“青繡之源”的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進發,暖陽高照、氣溫回升、春回大地,土鄉大地處處充滿勃勃生機。 [詳細] -
“春蕾計劃·圓夢未來”為青海3.4萬余名女童送去溫暖
2月9日,記者從省婦聯了解到,在全國婦聯、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的支持下,“春蕾計劃”兒童公益項目1995年在青海實施以來,已覆蓋全省8個市州,惠及青海省3.4萬余名女童。[詳細] -
格爾木:多點發力 千方百計促就業
2月9日,記者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就業服務局了解到,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促發展”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各項舉措落實落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