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促運動”如何切實增強青少年體質
寒假臨近尾聲,新年新氣象,廣大師生滿懷新的希望與憧憬。今年起正式施行的新體育法令很多人充滿期待。該法明確規定,國家將體育科目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建立符合學科特點的考核機制。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體育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但迫于升學壓力,體育學科卻常常面臨被邊緣化的境地。為了有效增強學生體質,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高考和中考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力圖從頂層設計著手,實施綜合治理。目前,體育進入中考已經在全國推行,有些地方還將體育分值提高到100分,與文化課程“并駕齊驅”。但是,要確保高中學生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面臨的情況更為復雜。
一方面,高中階段的學業更繁重,相較而言,體育的重要性更容易被忽視。另一方面,高考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比中考改革更復雜、更敏感,相關變動需要更加審慎。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體育被納入中考的影響,很多高中生的身體素質往往是在高一階段最佳,而在高考沖刺最終階段的高三時期最差。因此,倒逼學校和學生重視體育,無疑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將體育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不失為折中的穩妥之策。
事情往往具有兩面性。以體育進中考為例,由于涉及敏感的升學問題,很多人每分必爭,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有所增加。不過也有人認為,“以考促運動”固然能有效推動學校和學生加強體育鍛煉,但也不能忽略考試指揮棒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從根本上講,體育是個體的一種習慣與愛好,本應樂在其中,強身健體與精神享受兼得。通過考試指揮棒進行引導,或許有助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一旦發力過猛,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恐怕就會引發許多問題。比如,在巨大的分數壓力下,體育課會不會異化成一遍遍練習考試項目的枯燥訓練課?如果是為了分數而“被逼著”去鍛煉,會不會讓學生對體育產生厭惡情緒?
將體育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則不需要有這么多的顧慮。一方面,學業水平考試不通過,不僅直接影響畢業,還會影響高考報名,這就要求學校和學生必須重視體育,加強鍛煉。另一方面,學業水平考試大多是合格性考試,與升學的結果綁定并不深,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免去考試指揮棒帶來的副作用。
當然,要提升體育學科的地位,還需在更多層面予以發力。針對近年來出現的新挑戰和新問題,體育法修訂直面現實問題,力圖從法律層面入手,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比如,為增強青少年體育健身意識,實行青少年和學校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健全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工作制度,將青少年和學校體育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為解決體育科目不受重視、體育課時經常被占用等問題,明確要求學校必須開齊開足體育課,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于一小時的體育鍛煉。這些硬性規定,意味著任何剝奪孩子們參加運動的做法都屬于違法行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多國努力凈化青少年網絡環境
互聯網已成為當代青少年學習、生活的重要空間。守護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提升其網絡安全素養,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和各方共同的責任。 [詳細] -
公安部支教團隊帶動貴州450所中小學開設足球課
龍溪石硯小學,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烏蒙山區,是普安縣結合鄉村教育提質增效、整合校點布局和解決易地搬遷子女就學而建的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 [詳細] -
共青團拉薩市委開展青少年寒假自護教育活動
拉薩市校外輔導員、青年志愿救援隊培訓師次仁多杰耐心地為青少年講解了應急救護基本知識,手把手指導急救技能操作、示范動作要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