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活態”發展
圖為藏戲表演。資料圖 趙朗 攝
中共十八大以來西藏文化發展成就綜述新聞發布會9日在拉薩舉行。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甘立泉說,這十年是西藏文化發展步伐最為快速,發展成果最為豐碩,各族群眾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最為顯著的十年,文化在潤人心、筑同心、強信心中的主力軍作用得到充分彰顯。
甘立泉介紹,十年來,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活態”發展。非遺傳承發展卓有成效。中央、西藏自治區財政累計投入專項資金4億余元(人民幣,下同),各類非遺項目得到有效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持續健全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全區現有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作項目3項(藏戲、格薩爾、藏醫藥浴法);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06項、代表性傳承人96名;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460項、代表性傳承人522名;2034項、1050人列入市縣級名錄。命名非遺特色縣鄉村8個,非遺旅游景區(點)19個,非遺進校園示范基地29所。截至2021年底,設有非遺工坊121家,直接帶動就業2271戶3053人月增收3200余元。
十年來,西藏基層文藝隊伍不斷壯大。76支縣區藝術團隊紅色文藝輕騎兵作用更加凸顯,5492個行政村(居)文藝演出隊實現全覆蓋,10萬文藝大軍為廣大農牧民群眾“零距離”演出。落實資金2億余元,培訓包括鄉村文藝演出隊骨干在內的各類文化人才4萬多人次。
圖為藏戲表演。資料圖 趙朗 攝
甘立泉還說,十年來,西藏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臻完善。文化設施網絡不斷健全。全區現有圖書館82個、群藝館(文化活動中心)8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697個,建成文化廣場1600余個,為74個縣配備舞臺車、圖書車,基本形成五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示范建設持續推進。林芝市、山南市、拉薩市、日喀則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那曲班戈縣“鄉音鄉情—牧區流動文化服務機制”、阿里噶爾縣“縣(區)藝術團建設機制”等7個項目列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創建內容。創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14個,命名自治區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89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教育發展十年:學生資助政策達到40項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廳長尼瑪次仁說,這十年,西藏全面踐行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詳細] -
新時代西藏文化發展成果豐碩
9日,記者從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文化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這十年是我區文化發展步伐最為快速,發展成果最為豐碩,各族群眾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最為顯著的十年。[詳細] -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9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教育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年來,全區教育系統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詳細]
- 吉林省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公示
- 上海迪士尼樂園部分景點和演出將暫停
- 男子海邊發現野生成熟稻谷寄給研究所 記者專訪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海邊發現成熟稻谷有何意義?
- 200家打卡地入圍!“2022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開始投票
- 二十大新聞中心10月12日啟用 新聞中心網站10月10日開通
- 2022年全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TEM)延考日期確定
- 海南逐步取消三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 推進分級診療如何做到大醫院愿意放,基層接得住,老百姓愿意去?
- 受疫情影響,內蒙古多地暫停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 三亞市圖書館有序恢復開放
- “十一”假期部分城市樓盤營銷力度加大,專家: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