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千家萬戶鋪就幸福底色
開欄的話:
非凡十年,雪域巨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西藏視察指導,多次對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推進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日起,本報推出“聚力‘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欄目,全面展現雪域高原各項事業取得的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充分反映各行各業堅定不移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事業的火熱實踐,生動講述各族干部群眾踔厲奮發、砥礪前行,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實際成效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奮斗故事。敬請關注。
高原大地上,無論是在喧囂的城市,還是在寧靜的鄉村,人們都各司其職、各安其業,共同構成了一幅安定有序、歡樂祥和的盛世圖景。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統籌規劃區內、區外兩個就業渠道,積極完善自主、幫扶兩種就業方式,高效整合穩就業、促就業兩類政策措施,深挖區內存量就業崗位潛力,增加區外增量就業崗位數量,積極引導、妥善分流,多方努力、多措并舉,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質量持續向好、就業作用持續發揮,全區就業工作碩果累累。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當雄縣公塘鄉沖嘎村,海拔4000米以上,屬于農牧區,2007年以前每戶年收入不足2000元。2005年,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在此建廠,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用造血式精準扶貧方式,帶領當地農牧民走出了一條產業脫貧的康莊大道。
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80%以上員工為當地農牧民子女,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公司開設了漢語、計算機以及崗位培訓等課程,實現了培訓、工作、績效的三者有機聯動。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為300多名當地農牧民子女提供就業崗位,并將其中部分人員培養成了公司骨干。“我的年收入由入職前的幾千塊錢提高到了現在的6到8萬元。”在廠里工作的當地小伙子次仁旺杰十分高興。
因該公司90%的產品需要通過鐵路運往區外銷售,公司就把從當雄工廠到拉薩西貨站的產品運輸任務交給了沖嘎村。由此,沖嘎村村民從3至5戶合作購買一輛車,發展到了一戶一車;運輸車從最初的30多輛,發展到了現在的80多輛,解決了800多人的就業問題。
2012年以來,西藏積極引領農牧民“從牧場走向市場、從土地走向工地”,農牧民轉移就業人數從2012年的45萬人增至2021年的69.3萬人,增長54%。2016年以來,累計為群眾提供生態崗位70萬余個,年人均補助3500元。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46.63萬人,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十年間始終保持全國最低。依托就業信息平臺,精準實施就業跟蹤幫扶,城鎮零就業家庭連續十年動態清零,累計清零4000戶以上。構建了高校畢業生企業就業、基層就業、區外就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等多位一體的就業新格局,全區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左右,市場就業率達70%以上。
近兩年,西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密集出臺各項紓困舉措,通過社保減、免、緩等政策,努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累計穩定就業崗位超過11萬個。
就業質量持續向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在屬于自己的時區里,一切都準時。”在自治區第八屆“成才杯”大學生創業大賽頒獎儀式暨創新創業分享會上,西藏高投正業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CEO、西藏悅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郎加群措充滿哲理地分享著自己的精彩故事。
去美國留學、在上海工作、回到家鄉西藏創業,是郎加群措做過的三次重要的選擇,是她一步步走向成熟、最終走向成功的“加油站”。
數年的海外留學經歷,開闊了郎加群措的視野,培養了她的系統思維模式,樹立了她的積極進取意識和人文關懷精神,促使她逐漸成長起來。在上海工作期間,她憑借要強的個性、肯吃苦的精神取得不斐成績,為以后創業打下了堅實基礎。2019年,郎加群措回鄉創業,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高校優秀應屆畢業生從零開始,在一年半的時間里研發了五六個西藏文創產品,得到了市場認可,也獲得了很多榮譽。
“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會給團隊帶來很多成長和幫助。團隊的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要學會給予、分享、寬容。”郎加群措在創業路上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些經驗也指導著她的整個人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緊緊圍繞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的特色和優勢,推動創業工作從單一的創業培訓向創業后續服務、創業載體支撐等立體化全方位“一條龍”服務邁進,創業培訓3.17萬人,創業成功7944人,創業帶動就業1.69萬人。
就業作用持續發揮
尼木縣卡如鄉地處318國道沿線,緊鄰拉日鐵路、拉日公路,交通優勢、區位優勢明顯。2017年,卡如鄉成立加納日綠色農業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由全鄉脫貧戶45戶224人及較低收入群體14戶90人組成,依托特色果蔬種植、藏雞養殖、牦牛育肥、生態旅游等產業,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近就便就業。
截至2021年底,合作社實現收益742.8萬元,為59戶314人分紅303萬元,實現人均增收9650元,培養了養雞隊伍6人、養牛隊伍6人、種植隊伍12人、旅游隊伍10人的4支鄉土人才隊伍。
“我們跟著鄉里干部學了幾年桃樹種植技術,鄉里還提供桃樹苗讓我們在房前屋后、田間地頭里種,今年已經開始結果出售了。”卡如鄉卡如村3組技術能手洛桑現在已經基本掌握了桃樹種植技術。
同時,卡如鄉卡如村抓住拉日高速修建契機,整合全鄉機械資源,組織54名農牧民群眾成立尼木縣核運工程機械設備租賃有限責任公司和尼木縣核村建筑機械租賃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突破500萬元,公司人均年收入突破9萬元。
“現在大家收入高了,素質也提高了,會自覺打掃環境衛生,鄰里之間也和睦很多了。”卡如村村委會主任次仁多吉說。
2012年以來,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勞務收入累計285億元。2022年上半年,西藏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5元,增長1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75元,增長8.0%,以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促進了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2.7萬余名考生圓夢大學 這堂課要怎么上
近日,西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公布信息,2022年西藏自治區普通高校招錄工作歷時49天順利結束,西藏全區共2.7萬余名考生圓夢大學。[詳細] -
西藏山南拉隆村志愿服務隊“疫”線紀實
“要正確佩戴口罩,不要串門,不搞聚會聚餐……”拉隆村志愿服務隊工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向群眾宣講疫情防控各類防護措施,提醒群眾做好個人防護。[詳細] -
西藏疫情防控:秋季開學返校和疫情防控工作這樣做
9月4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場新聞發布會獲悉,為統籌做好2022年秋季開學返校和疫情防控工作,按照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和安排部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