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設項目成青海省吸納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重要平臺
圖為農民工在建筑工地上施工。 孫睿 攝
記者8日從青海省人社廳獲悉,據最新統計顯示,投資建設項目成青海省吸納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重要平臺。
青海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青海省人社廳把組織化勞務輸出作為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的重要舉措,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利用省內各類投資建設項目推進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統計顯示,截至7月底,各地依托青海省內各類投資建設項目轉移就業36.4人萬人次,占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總數40.3%。投資建設項目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已成為青海省吸納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平臺。
今年以來,青海省以就業創業提質增效工程調度為抓手,注重政府引導、資源整合、能人帶動,強化季節性、階段性輸出,鼓勵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農閑與季節性務工相互補、短期務工與穩定就業相結合的就業模式,不斷擴大組織化勞務輸出的規模和渠道。以西寧市、海東市為例,1至7月,利用省內投資建設項目轉移就業14.4萬人次、14.3萬人次,分別占當地轉移就業人數44.9%、34.5%。
同時,青海省發揮省內資源優勢,積極梳理收集并發布各類用工需求,結合防疫要求,推進農牧區勞動力就地就近務工就業。
“海南州貴德縣緊密對接當地以工代賑等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積極動員當地群眾參與,1至7月份,通過當地投資建設項目吸納農牧區勞動力就業0.64萬人次,占到當地轉移就業總數1.18萬人次的54.2%。”青海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青海省還重視發揮投資建設項目中特色勞務品牌帶動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效應,精準對接市場需求,深入挖掘就業潛力。海東市突出樂都“高原電建”“蒲臺水暖工”等工程建設項目勞務品牌引領作用,結合項目規模、經濟收益等因素,不斷促進農牧區勞動力就業增收。截至目前,僅海東市樂都區“高原電建”勞務品牌,累計帶動4000余人就業,務工人員月均收入超過5000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何潔赫子銘探訪西藏最遠小學 不懼高反為愛獻唱
何潔赫子銘夫婦化身愛心大使前往海拔5000多米,西藏最遠的一所小學——霍爾小學,助力“愛心西藏行”公益活動。[詳細] -
只為收獲一片“綠洲”
“青春是美麗的。但一個人的青春可以平庸無奇,也可以綻放出美麗的火花。可以因虛度而懊悔,也可以用踏踏實實的腳步,走向輝煌燦爛的未來。”[詳細] -
河北邯鄲7對雙胞胎新生進入同一所小學
2016年9月5日,是河北省邯鄲市渚河路小學一年級開學的日子,在入學的新生中,有7對雙胞胎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兩對是龍鳳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