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黃石的一封信
我叫尼瑪央吉,2020年畢業于湖南益陽職業技術學院?,F在在湖北黃石工作,是大冶市尹家湖機關幼兒園的一名幼兒教師。
大學剛畢業,我和很多高校畢業生一樣,用心復習,努力備考,認為只有考取公務員崗位或獲得一個事業編制,這些年的付出才算有回報,工作才算穩定,未來方可期待。但結果跟預想的一樣,我落榜了。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哭了很久很久,為自己,為父母。在那之后的很長一段日子里,我都不敢回家,害怕看到父母心疼卻又惆悵的目光。那段時間,我嘗試過很多工作,在網吧當收銀員、賣過奶粉,當過服務員......我想讓自己忙碌起來,也想掙點小錢補貼家用,可我知道,這樣的生活不是長久之計。
當我還在為自己的未來發愁時候,大學生就業群里一條關于就業援藏湖北省企業專場招聘會的公告吸引了我,公告提到的通過“給崗位、建平臺、教技能、優服務”等措施以及給予山南籍高校畢業生職業培訓、求職補貼等10項補貼讓我心動,隨即,我就跟父母表明要去黃石就業的想法。起初,父母極力反對,為了獲得父母的支持,我帶著父母去山南市人事局了解相關情況。在山南市人社局的辦公室里,工作人員細心地為我們講解了相關就業政策,還告知我父母,我不是只身去黃石就業,同去的還有30多個山南籍的高校畢業生。
剛到黃石的時候是個冬天,天下著毛毛細雨,我不禁想起遠在家鄉的父母,心情格外憂傷??赊D念想到自己馬上就可以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心里又覺得高興。來到黃石的第二天,在黃石的山南市人社局工作人員給我們每人發放了他們精心準備的生活用品,從超大、超暖的被子到小巧精致的護手霜,每一樣東西,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家的溫暖,心里的孤獨感也瞬間消散了。隨后,在黃石市人社局跟山南市人社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報到,我和米瑪羅布、旦增赤列3人入職大冶市尹家湖機關幼兒園。
上班的第一天,幼兒園園長帶著我們幾個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并將我們一一介紹給同事,還一遍又一遍地叮囑他們要多多照顧我們,看到同事們熱情的笑容,我仿佛回到了家。
上班的每一天都很忙碌,我們跟著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探索,一起成長。孩子們喊我“央吉老師”,聲音稚嫩、清澈,他們和我分享大冶的美味特產,教我大冶當地方言,我也常常拿出自己在拉薩拍的照片,給他們講雄偉的布達拉宮,給他們看草原上的美景,告知他們酥油茶的來歷,還教孩子們藏語日常用語,帶他們跳鍋莊,日子過得幸福而充實。
節假日,在山南市人社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和黨員同志們一起祭奠英雄,了解黃石這座城市的歷史,讓我的靈魂受到了紅色精神的洗禮,同時,也為我今后的生活與工作注入了一份“紅色動力”。
如今,看到孩子們天真的笑容,看到自己的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我的心里充滿感激,因此,我寫了這樣的一封信,想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感謝黨和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感謝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謝山南市人社局和黃石市人社局對我們西藏高校畢業生的無私幫助和細心照顧,我也將不辜負期望,努力工作,成為一名優秀的新黃石人。
最后,我還想通過自己的就業經歷,告訴更多的高校畢業生,人生,其實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昌都市丁青縣組團式區外勞務輸出助力群眾增收
為搭建就業橋梁,持續提升轉移就業規模和質量,近年來,昌都市丁青縣人社局圍繞政府組織化促進勞動力轉移就業,多方挖掘就業崗位,助力更多農牧民群眾在區外實現穩定就業。[詳細] -
跨越千里追夢圓夢
“從遙遠的西藏來到黃石,受益良多。高校畢業生組團式區外市場就業給了我們西藏籍大學生一個面向前方,擁抱全新人生和未來的機會?!?[詳細] -
林芝市金達鎮加龍村群眾在農家書屋讀書
林芝市金達鎮加龍村以農家書屋為載體,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在閑暇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培養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讓農家書屋真正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好幫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