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財政發展成就顯著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5月7日,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財政發展成就。
新聞發言人、自治區財政廳二級巡視員肖厚國通報相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財政堅持以政領財、以財輔政,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財政職能,財政改革不斷深化、財政政策不斷優化、財政保障不斷強化,為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肖厚國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財政收支規模連創新高,財政保障能力顯著提升。2012年至2021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16420.6億元,年均增長11.5%。其中,地方收入1673.8億元,年均增長10.7%,中央補助收入14746.8億元,年均增長11.5%,占收入總量的90%。人均財力從2012年的1.85萬元提高到2021年的6萬元,增長2.2倍;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量16152.9億元,年均增長9.4%。其中80%以上的支出用于農林水、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與傳媒、公共安全、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等民生重點領域,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民生福祉得到進一步改善。
全力支持“四件大事”,著力推進“四個創建”,努力做到“四個走在前列”。西藏財政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累計投入脫貧攻堅整合資金753.9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0%,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消除;2012年至2021年,累計落實各類生態補償及重點生態動能區轉移支付資金836.56億元;累計落實邊境地區轉移支付資金130.2億元,大幅提高邊民補助標準,建立護邊員補助制度,增強邊境發展能力。累計整合資金166.3億元,624個邊境小康村建設全部完工。
防范化解涉及財政領域的重大風險,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法定債務實行限額管理并全部納入預算,截至目前,全區政府債務余額495.7億元;隱性債務實現只減不增,2021年,在全國率先實現縣級隱性債務清零;堅決防范基層“三保”風險,自治區對市縣的轉移支付從2012年的352.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248億元,增加895.4億元,年均增長15.1%,遠高于同期自治區的財力增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