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青?!笆澜鐫竦厝铡眴觾x式在西寧舉行,當日,青海省第一所“校內濕地科普宣教館”同步在西寧市第一中學落成,將豐富西寧市濕地建設自然生態教育內容,對推進濕地自然科普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圖為西寧市第一中學濕地科普宣教館?!±罱瓕?攝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青海是濕地大省,青海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顯示,該省濕地面積7652萬畝,居全國首位,加上水域面積3272萬畝,總面積達1.09億畝,居全國前列。
圖為學生在西寧市第一中學濕地科普宣教館內參觀。 李江寧 攝
據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長王恩光介紹,近年來,青海省共建立了3處國際重要濕地、32處省級重要濕地、19處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率達64.32%,初步形成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各類濕地公園為補充的濕地保護地體系。通過以“濕地+自然教育”模式為宣傳方式,堅持不懈的開展濕地保護自然教育活動,公眾和社會各界的濕地保護意識顯著提高。
“2022年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我們在線上線下不同平臺,先后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濕地日主題宣傳活動。近年來,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在西寧市成立了3所濕地學校,通過“世界濕地日”、“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等不同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形成了二十四節氣、濕地典型植物、濕地典型鳥類3種主題的自然教育課程,并創作出讀本、抱枕、宣傳畫冊等多種形式的文創產品?!蔽鲗幨辛植菥指本珠L劉文軍表示。
記者了解到,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以來,相繼實施了湟水河河道綜合治理及濱水綠道建設、北川河生態河道建設、寧湖景觀改造、海湖濕地海綿化改造、城市綠道系統建設等項目,總投資額超20億元,建成了海湖濕地、寧湖濕地和北川濕地三大片區,濕地面積從241.41公頃增長為329公頃,濕地率從47.5%提高到64.67%。同步建成全省首家濕地科普宣教館和室外宣教體系,打造了一處融生態保護、環境教育、自然體驗、觀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高原城市濕地公園。
據悉,青?!笆澜鐫竦厝铡被顒雍罄m將面向公眾在線上進行濕地與鳥科普知識問答,參與者可通過科普游戲,逐步了解濕地與濕地水鳥的相關知識,逐漸認識濕地、了解濕地。同時,線上科普也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的內容進行介紹,讓參與者在認識濕地的基礎上理解保護濕地的意義和價值,自發參與到保護濕地的活動中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