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電力:江源大地溫暖萬家
世界首條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的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輸電線路。王國棟 攝
每年一入冬,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民族寄宿中學工作多年的副校長才讓便多了一份牽掛,教室里的暖氣片熱不熱?孩子們的宿舍冷不冷?
“過去學校供暖靠燃煤鍋爐,怎么燒也熱不起來。”才讓告訴記者,取暖時還能看到濃濃的煤煙塵。
今年冬天卻不一樣了,室外早晚氣溫在零下十幾攝氏度,而教室里的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達到了20攝氏度。
“宿舍很暖和,晚上睡得也踏實。”在瑪多縣民族寄宿中學上初一的學生鬧桑拉毛說。
隨著青海省《2021年全省清潔供暖工作方案》落地,今年供暖季,學校拆掉了廢舊的燃煤鍋爐房,新建了綜合鍋爐房,安裝了12臺新型電鍋爐,完全滿足了全校教室、師生宿舍的采暖需求,無論戶外如何寒氣襲人,教室、宿舍里都是暖暖和和。
被譽為“黃河源頭”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是黃河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及生態屏障,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零下4攝氏度,一年中有11個月需供暖。長期以來,當地主要依靠燒煤和牛糞取暖,不僅能效低下、取暖質量不高,而且煤煙四起,影響大氣環境和群眾生活質量。
然而,憑借青海省豐富的清潔電力資源,以光伏為主的新能源電力裝機迅速增長,為推廣實施“以電代煤”提供了非常好的電源支撐。
面對當地能源結構特點和供暖實際,近年來,青海省按照試點先行、分類分步實施的原則,開始探索推廣清潔供暖改造。其中,在瑪多縣建設清潔供暖項目,打造青藏高原首個全縣覆蓋、海拔最高的清潔取暖示范縣。
同時,這也是國家電網公司推進北方清潔取暖的具體實踐。
國網青海電力將清潔發展與清潔取暖相結合,大力實施“潔凈三江源”工程,今年內推廣電熱炕4000張,建成瑪多縣花石峽清潔供暖示范項目,全力推進瑪多縣整縣清潔能源取暖示范。 并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為試點全域推廣使用蓄熱式電鍋爐,促成蓄熱式電鍋爐用戶與光伏發電企業達成調峰交易,進一步提升了新能源利用率。
12月2日,記者在國網青海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看到,當值調度員正專注地看著系統里的“青海電網發用電綜合展示圖”,實時掌握著全省風、光、水、火等各種電源成分的發電出力變化。
圖中不同顏色曲線分別代表不同的電力成分,在光伏大發時段,可以看到代表光伏的綠色曲線呈現出接近完美的“饅頭狀”。工作人員介紹,風光水火自動調節,白天充分消納光伏,夜間增加風電出力,水電、火電等常規電源根據電力供應需求進行響應,優劣互補、余缺互濟,這充分驗證了多能互補協調控制技術的運行效果。
為適應大規模光伏發電并網運行的技術要求,國網青海電力著力開展光伏功率預測技術攻關,牽頭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多能源電力系統互補協調調度與控制”項目,并在省電力調控中心上線,促進電網調度深度自動化、廣泛智能化和全景可視化,實現對水、火、風、光、熱、儲等多種類型電源的協調調度,為“雙高”特性電網一體化運行控制提供了堅強支撐,助力新能源供給質量提升。
趕工期、保電價、保民生、穩投資……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下行壓力雙重考驗,國網青海電力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以“奮進之能”在江源大地書寫綠色發展之歌。
“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
“十四五”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期,國網青海電力將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緊緊抓住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的歷史機遇,探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助力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青海方案、彰顯青海價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新成立兩家職業教育集團
11月30日、12月1日,西藏汽車服務與管理行業職業教育集團、西藏電氣工程建設行業職業教育集團分別在拉薩舉行成立大會。 [詳細] -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改則縣公益普法教育基地揭牌
日前,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改則縣建成了首個多功能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該基地的建成填補了改則縣高規格法治宣傳教育場所的空白,為“八五”普法和全面推進依法治縣奠定了堅實基礎。 [詳細] -
“捐資助學舉真情,情系教育獻愛心” 西藏體彩資助500名大學生
近日,西藏體彩中心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區高校優秀貧困大學生關愛行動。據了解,此次活動西藏體彩中心對全區7所高校500名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大學生進行資助。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