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酒泉校園新“食”尚:3秒打飯按克取菜 拒絕舌尖浪費
圖為9月中旬,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用“自助打飯神器”按克打飯,按需取餐。 史靜靜 攝
平常在學校食堂吃飯,采用的是“按份售賣”模式,最怕打飯阿姨“抖一抖”。打多了吃不完,打少了不夠吃。甘肅酒泉市一所高校推出“自助打飯神器”,學生自己拿勺稱飯菜,按克計量,吃多少拿多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滴!請刷卡。”在酒泉職業技術學院餐廳自動售飯系統前,學生有序拿盤排隊,取勺打菜,根據喜好少次多量將選好的米飯和蔬菜放入托盤,這時電子秤會稱重精確到克,結算臺的屏幕上顯示出菜名、重量、價格,學生直接刷卡繳費。
大二學生張婷指著吃完的“光盤”向記者算了一筆賬:62克紅燒肉3.47元;青椒土豆絲79克1.26元;米飯106克,0.8元,喜歡吃辣多盛了麻婆豆腐128克2.04元,這頓飯一共花了7.58元,“適量選餐,自動結算,避免浪費”。
學校餐廳曾一度被認為是餐飲浪費的“重災區”,“拿多剩多”就會造成浪費。
“使用‘自助打飯神器’,餐廳光盤更多了。”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后勤處副處長程小兵表示,現在打餐可選一塊紅燒肉、一個排骨,打菜—放勺—刷卡,3至5秒打出一份菜,通過app實時查看每餐消費記錄、攝入熱量、蛋白質等營養素詳情。
圖為學生自助取餐,按克繳費避免浪費。 史靜靜 攝
據了解,今年以來,酒泉市市場監管局創新監管理念和管理模式,幫扶指導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引進甘肅首個“打飯神器”,倡導“文明餐桌”,引導師生形成“杜絕浪費”的校園新“食”尚。
程小兵說,學校南北2個餐廳共設立售飯終端76個,使用“打飯神器”前,每日泔水總量約1.2噸。“打飯神器”上線后,學校每日泔水總量約為0.3噸。每日節約飯菜超過330公斤,按10個月計算,每年節約飯菜達99噸之多。
與此同時,酒泉市市場監管局率先在該校完成“互聯網+明廚亮灶”升級改造,全程展示食品加工操作過程,實現公示信息可查、食材安全可溯、操作加工可視、風險隱患可控。目前,酒泉市266家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實現了100%全覆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的渭州學校用活校外實踐“大課堂”
隨著“雙減”政策落地和新學期的到來,位于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的渭州學校把校外社會實踐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詳細] -
甘肅臨洮“教育巾幗”傾心育才30載:嚴字當頭,愛字輔之
劉慧珍自1990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從分配到甘肅省臨洮中學任教伊始,就踐行當初考取師范院校的初心,樂育棟梁30載。通過不懈的教學實踐與探索積累。[詳細] -
甘肅環縣“全能老師”堅守“麻雀學校”:學生在,我就在
在甘肅慶陽市環縣木缽鎮井兒岔村,有一名女老師,她默默無聞扎根鄉村27年,用言傳身教影響孩子,用執著堅守影響老師,用身體力行讓家長放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