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列:輪椅上編織創業夢
覺列正在用自家生產的竹筆寫字。 拉薩融媒記者 索 曲攝
今年33歲的覺列,因為一場意外,導致雙腿致殘,但他身殘志堅,坐著輪椅,走上創業之路。創業成功之余,帶領身邊跟自己際遇差不多的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上了一條不屈不撓、自力更生的人生道路。
走進位于八廓商城的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覺列正忙著一天的產品研發、銷量等統計工作。回顧自己這些年所經歷的種種,他充滿感慨地說:“沒有精準扶貧政策,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黨和政府是我們殘障人士最堅強的后盾。”
回憶起21歲那年,覺列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前往重慶上大學,第一個學期放假回到墨竹工卡縣唐加鄉家中,當時家里正在蓋房子,從小好強的他立刻分擔家務活,不曾想到家里老舊的房屋墻體坍塌,砸到了他的身上,導致腰椎粉碎性骨折,重度癱瘓。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從此不得不輟學在家康復修養。
遭遇變故后的他在家中康復修養整整三年。在修養的日子里,除了和消極的思想作斗爭,覺列每天想的便是如何讓自己不再成為家中的負擔。深思熟慮下的他,認為藏式木具雕刻技藝會受到市場歡迎。于是,在墨竹工卡縣民政局的扶持下他創辦了殘障人士友誼合作社,專門制作藏式雕刻技藝。創辦初期,為了尋找訂單,覺列每天騎著殘疾人專用三輪車一戶一戶地跑,連續三年合作社幾乎處于虧損狀態,創業之路極其曲折。
他并沒有屈服于眼前的挫折。
在黨的好政策下,2015年,他得到了參加“藏博會”產品展銷的機會,合作社制作了50個“墻星”放在自家木雕產品的展位最前面,僅一天時間就銷售一空。這給了他投身“墻星”產業的信心。覺列介紹,“墻星”是一種藏文書寫木板,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一段時間里出現了很少有人使用的情況,如果遺失了這個文化很可惜,“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認識‘墻星’文化,我決定把這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就創辦了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業務以銷售‘墻星’及其配套的竹筆、氆氌包為主。”覺列說。
“去年,市殘聯為我們公司扶持資金42萬元用來拓展業務,如今公司有39名工作人員,其中27名是殘障人士,有5家分店和‘墻星’體驗班、餐吧、友誼合作社等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光去年銷售額達到700多萬元,盈利200多萬元。”覺列說,“因為雙腿殘疾,從讀書到創業,這一路走來遇到很多困難,但幸虧有家人的支持和社會的關愛,讓我一步步越走越穩,路也越走越寬。”
正在公司忙碌的卓嘎告訴記者:“我到這邊工作將近有三年時間,在覺列老師的幫助下學到了很多知識,每個月還有4000元的工資。”
如今的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殘疾人企業,2014年,獲得了拉薩市殘聯“愛心企業”稱號;2015年,獲得了拉薩市創業明星的榮譽;2018年,榮獲“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專項組三等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榮譽的背后是對未來深刻的思考和規劃。談到未來的打算,覺列自信而沉穩,他的夢想是將“拓崗”業務進一步做大做強,爭取遍布到西藏各地區,讓更多的人知道有“拓崗”這個殘疾人創立的品牌,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殘障人士實現就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020年拉薩城關區城鎮新增就業4151人
2020年拉薩城關區城鎮新增就業4151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2%,其中困難人員就業482人,失業人員再就業56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詳細] -
內地西藏班:14.3萬西藏孩子的夢想從這里啟程
36年來,在內地創建西藏學校和開辦內地西藏班這一創舉實現了為西藏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政策預期,得到了全區各族群眾的高度贊揚和衷心擁護。[詳細] -
廣東珠海第四中學久啊:“我愛我的第二個家”
我叫久啊,出生在西藏安多縣扎仁鎮擦高貢瑪村。2020年小學畢業,我以安多縣第1名的成績為自己的小學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同時,成功收到了廣東省珠海市第四中學的錄取通知書。[詳細] -
南通西藏民族中學開展“南通有家”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藏漢融合工作,2016年開始,南通西藏民族中學與南通田家炳中學聯合開展了“我在南通有朋友”“我在西藏有朋友”等系列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