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大學生擺脫“內卷”,高校也要有所作為
如今,從大學生圈子中走出來的“內卷”,成為整個社會的熱詞。
在學術意義上,“內卷”概念最初是為了解釋近代中國為什么沒有孕育出更高級、更創新的生產方式。而在大學生群體中,裹挾著學分績、課外活動、學生工作、出國考級……這些大學生則身不由己陷入了“內卷”中。
在以往人們的印象中,不少大學生的生活似乎十分輕松,玩幾年就可以拿到畢業證。然而,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大學教學質量的嚴格要求,對大學生“畢業關”的嚴格把控,大學生活不能再這么“劃水”了。而對于本就好強的名牌大學學生來說,他們的壓力就更大了。
從宏觀來看,競爭是好事,有壓力和學習的動力更是值得稱贊。說明這些被“卷”的大部分是在乎自己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好學生”。但是,當這樣的競爭從“論文作業變成字數比拼”、從“簡歷競爭變成證書炫技”、從“學習競爭成為時間消耗戰”時,原本的良性競爭和積極的學習環境就變了味道。
筆者采訪的多位大學生都表示,“內卷”現象的確普遍,自己曾或多或少經歷過“內卷”式的競爭,那樣的焦慮和迷茫是很難保持置身事外的。在這樣的惡性競爭中,避免“內卷”需要大學生們積極調整心態。不被“卷”首先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一個不被外界干擾的心態,其實也是成就更大事業的基礎。那些被他人“卷”著走的人,難以正確認識自己,難以明確自己的目標和人生發展道路,也容易盲從。他們不僅活著很累,也在這樣的內耗中消耗了自己。
在采訪中,不少大學生表示,現在自己可以正確看待“內卷”現象,不會受其他人影響。對于他們而言,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定力,有自己的辨別能力,堅定追尋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但是,僅有大學生的努力是不夠的。筆者認為,作為承載“內卷”環境的高校,也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同學們,讓大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競爭生態。
作為任課老師,在布置作業、課程設計等方面,應當避免留下可以“內卷”的空間,例如,是不是可以限制一下字數的上線、作業內容包含的體量。老師們也應向學生們明確表達,學生并不會因為文章字數的長短、作業中無效的繁瑣而取得更高的分數,這樣才是一個高效的、健康的課堂氛圍。
此外,當大學生們面對升學或就業壓力,開始一些證書數量、offer數量的惡性比拼時,高校里的輔導員或相關的學生工作老師也應及時疏導同學們的壓力,并給予他們相應的心理疏導、職業規劃建議等,防止大學生們在對未來的迷茫和未知的恐懼中陷入“內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防止家長群變味兒需厘清職責邊界
家長群變成家長們的負擔,早已不是新鮮話題,而一些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孩子功課,早就成為家長吐槽的現象。[詳細] -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高熱不退” 考生目標已不僅鎖定在公辦中小學校
近日,2020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在28個省份開考,又一大撥在校大學生走進了考場,邁上了求取教師資格證之路。[詳細] -
實施“三愛”教育 人才素質全面躍升
自2016年4月以來,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德能并重、以文化人、學生主體原則,以中華民族重要節日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以“愛家·愛?!蹏睘橹黝}的“三愛”教育系列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