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潛入年輕人生活的“笑里藏毒”
近日,江蘇無錫惠山警方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一小區居民樓樓道內,經常有被丟棄的小鋼瓶。辦案經驗豐富的民警發現,這些小鋼瓶疑似吸食“笑氣”用的“笑氣瓶”。
經縝密偵查,民警在該小區一住戶家中抓獲非法銷售“笑氣”的嫌疑人陳某,現場繳獲“笑氣”兩箱480瓶。隨后,警方陸續抓獲嫌疑人高某等4人,至此,一條非法銷售“笑氣”的犯罪鏈被警方摧毀。此案涉案價值約69萬元。
當地非法售賣“笑氣”的情況時有發生,警方在此前的一起案件中,繳獲“笑氣”115箱逾3.2萬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調查發現,國內一些地區的醫院也曾接診過因吸食“笑氣”精神失常的患者,以及因長期吸食“笑氣”成癮導致雙腿癱瘓的患者。記者在網上輸入一些特殊字符,仍能搜索到售賣“笑氣”的相關商家。
年輕人為何熱衷吸食“笑氣”
8月19日0時許,江蘇泰興市公安局民警巡邏至一美食廣場附近時發現,3名年輕男子正在汽車內吸食“笑氣”。
2018年6月,徐州某賓館清潔工發現一名女孩躺在賓館房間地上沒有了呼吸。警方調查發現,這名18歲女孩系酒后吸食“笑氣”死亡。
據了解,“笑氣”學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種無色有甜味的麻醉性氣體。該氣體主要用作手術麻醉劑、奶油發泡劑、汽車助燃劑與火箭氧化劑。吸入該氣體后,吸食者在喪失痛覺的同時,臉部肌肉會失控,表現出詭異的癡呆笑容,因此,該氣體得名“笑氣”。“笑氣”有著許多帶有迷惑性的別稱,如“奶油氣彈”“嗨氣球”等。正因如此,吸食者吸食“笑氣”時,通常自稱在“打氣球”。
一位醫學專家表示,由于該氣體作用短暫需多次反復吸食,因此易造成大腦缺氧,并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導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精神障礙、癱瘓甚至窒息死亡。
實際上,與海洛因、大麻等傳統毒品受到嚴格管控的狀況不同,違法的“笑氣”買賣在線上、線下已達到猖獗程度。
“笑氣”可以在網上銷售
在一些互聯網交易平臺上,記者搜索“笑氣”“氧化氮”等關鍵詞時,平臺都會彈出顯示字樣為“非常抱歉 沒有找到相關寶貝”的界面。但搜索“奶油氣彈”“奶油發泡器”等關鍵詞后,就能輕松搜出一大批商家。
一家名為“環保設備耗材廠家直銷”的網店就表示可以定制氣體。在記者表明想定制的氣體為一氧化二氮后,商家警覺地表示:“親,您要定制的是‘笑氣’?”記者表示將用來制作奶油,商家要求記者提供營業執照與危險品使用手續,并表示:“不管量多量少,必須得有相關手續,不然不予交易。”
除正規經營的店鋪外,交易平臺中依舊有一些灰色店鋪。一家名為“咖啡奶茶1”的淘寶店鋪詢問記者購買“奶油氣彈”的用途,在記者表示用于制作奶油后,店家回復:“那我們就給您發制作奶油的氣彈。”記者詢問該氣彈裝填的是否為一氧化二氮時,商家隱晦地表示:“看不懂就沒法聊了,在這里不能發敏感字眼兒。如果不能用,我們就白送,不用瞎擔心。”
即使互聯網交易平臺已經通過相關措施抵制這種灰色交易,但仍有“漏網之魚”逍遙法外。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此類現象同樣嚴重。
記者在微博上搜索了上述相關關鍵詞,在出現許多禁毒類新聞的同時,仍有少數疑似販賣、誘導吸食“笑氣”的違禁內容未被刪除。多個微博用戶就在微博平臺上公然宣傳、銷售“笑氣”氣彈,一位微博用戶在2019年9月3日發布微博提到,“奶油氣彈kayser高純度打發精品”。
一個名為“介銓”的微博號向記者表示,可以出售相關產品。記者添加了該微博用戶提供的微信號,對方表示該產品6盒192元、12盒362元、30盒880元。每盒共有奶油氣彈10粒,每粒含有氧化氮氣體8克。對方強調,該氣彈只出售給餐飲店,新用戶一次最多只可以買3盒,但該商家并未跟記者核實身份。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在微博上,還有許多年輕人以吸食“笑氣”為潮流。一位微博用戶發布內容稱:民宿里面居然有吸食過的“笑氣”瓶、嗨氣球……還有本修仙手冊,“佩服佩服!”
根據線索,記者進入青年群體追求的所謂“潮流物品”的銷售群中。在某個香煙銷售群中,一個名為“肉粽弟弟”的用戶表示自己因販賣“笑氣”,兩年前才被釋放,并再三表示:“我十分后悔當時的行為,以后我再也不會碰這種東西了。”
但在該群里,仍有一些人通過與購買者私聊的方式銷售“笑氣”。一位微信用戶就稱出售氣彈,標價400元一箱,一箱10盒,每盒24支。在其發送的實物圖片中,產品的包裝上印有“Bestwhip”的英文字樣,這就是圈內人熟知的“笑氣小鋼瓶”。
律師建議加強對“笑氣”的監管
實際上,由于缺乏對成癮性、耐受性、身體危害和非法性的界定,國內法律對“笑氣”并未明確定性。換句話說,“笑氣”并不在國家規定的毒品范疇內,也沒有被納入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范疇。
“‘笑氣’雖沒有被定義成毒品,但它能導致生理和心理雙重成癮,和毒品的作用機理十分相似。”一毒品專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笑氣”被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家實行管制許可,未經許可不得經營。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浩分析,年輕人追求刺激誤入“笑氣”陷阱,體現出部分青年法律意識較為淡薄。高校與各部門應加強相關教育,以案說法,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以免誤入歧途。
周浩建議對“笑氣”加強監管,要將其納入更高級別的限制類清單中,只有這樣,法律才能對違法經營的人給予更重的懲罰;安監等部門應對“笑氣”的生產、運輸、儲存等環節加強安全監管;對涉嫌違規的上游賣家、下游買家都應加大管理力度、加重懲罰措施;互聯網平臺也應加強監管,定期對涉嫌發布違禁信息的賬號進行整改,并刪除其所發布的信息,凈化網絡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北京市豐臺區中小學生定向越野激情開跑
在新冠疫情處于穩定狀態下,根據北京市關于有序恢復各類體育賽事和活動的指導,10月25日上午,2020年北京市豐臺區第六屆中小學生定向越野比賽在北京園博園舉辦。[詳細] -
走進神秘的量子世界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范桁介紹,量子科技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量子計算、量子保密通信與量子精密測量。[詳細] -
興趣作老師 運動伴成長
小籃球,是針對12歲以下孩子的籃球運動,場地、器材縮小,規則進行簡化,更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