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將在長沙舉行
2020年10月23日,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0)(簡稱“高博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記者了解到,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0)將于11月8日至10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高博會”除創造展位數、參展企業數、展示產品覆蓋面“新高”外,還將設立Hi-ducation直播平臺,開設媒體直播采訪,對參展企業的有關領導、嘉賓及企業人員就如何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以及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發布進行現場訪談。
新聞發布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姜恩來主持。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長張大良在發布會上指出,“高博會”作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兩會一刊”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經過28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高等教育領域內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泛的國家級綜合性、專業化品牌博覽會,為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凝聚了力量、搭建了平臺、發揮了作用。一是深刻認知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新要求,準確把握了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新方位。二是積極服務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需要,推動了教育現代化與高等教育強國建設。面向“十四五”,我們將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辦好“高博會”,助力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級巡視員宋毅簡要介紹了高教司關于高等教育改革的考慮和進展。他說,進入新時代,高等教育要贏得新時代,需要抓好“四個質量”,形成新時代高等教育質量觀。一是抓根本質量、二是抓整體質量、三是抓成熟質量、四是抓服務質量。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四新建設”是高等教育質量革命的“四梁八柱”,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他表示,高博會是高等教育領域交流的重要平臺,是展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今年的高博會主題鮮明,緊緊圍繞打贏本科教育攻堅戰的整體部署,設計了一系列的專題及活動,必將為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增添新活力。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王小梅代表組委會介紹本屆“高博會”的概貌和亮點。“高博會”前身是始辦于1992年的“全國高校教學儀器設備展示訂貨會”。28年來,已在24個城市舉辦了54屆,從初創時期的教學儀器設備訂貨會,發展成為今天的高等教育領域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集高等教育學術交流、教學改革成果推介、現代教育高端裝備展示、應用科研成果轉化、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科技創新企業孵化、技術服務、貿易洽談等為一體的國家級、高品質、綜合性、專業化的品牌博覽會。今年的“高博會”以“服務新發展格局開啟高教新征程”為主題,打造“高端論壇”“展覽展示”“成果發布”“競賽活動”四大板塊主體活動,開辟7萬平米展區、3000余個展位,吸納1000余家企業,推介和展示實驗室儀器設備、信息化和智慧教育等系列最新高校科技儀器裝備成果;同期舉辦30余個論壇活動,預計到場觀眾將達10萬人次。
據悉,本屆“高博會”主要彰顯“一個落實、兩個聚焦、三個推進”的特色:
大力弘揚抗疫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緊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變化。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挖掘疫情防控生動實踐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系統總結疫情防控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的實踐經驗和啟示。同時,進一步加強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高校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研究和探討。
緊扣醫學教育教學改革新需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關于醫科建設、醫學人才培養的新思考。本屆“高博會”將舉辦“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醫學教育發展論壇”,組織綜合性大學醫學院、獨立建制的醫科大學專家、管理人員,共同研討后疫情時代高校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新趨勢、新機遇、新挑戰,促進“新醫科”建設,全面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突出兩個聚焦,服務新發展格局
聚焦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助力解決高等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加快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激發中西部高等教育內生動力,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本屆“高博會”將舉辦“2020年區域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邀請中西部省自治區教育廳領導、相關高校出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共話中西部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共贏發展之路。
聚焦高校與城市發展的交融與共生。為促進城市與高校融合發展,建立城市與高校協同發展新機制,本屆“高博會”將舉辦以“共生、共興、共榮”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城市與高校發展論壇”,邀請城市建設管理者和高校專家為城市與高校同頻共振出謀劃策。
加快三個推進,服務高等教育強國建設
一是全面推進工程教育改革。以“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國之重器新征程”為主題,本屆“高博會”將舉辦“第五屆中國高等工程教育論壇”,采取“1個主論壇+6個分論壇”形式,扎實推進新工科建設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協調推進新工科與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融合發展,推動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二是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推廣校企合作典型模式與成功經驗,激發校企協同創新這個“動力源”,形成教育和產業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學會于去年春季“高博會”啟動了2019年“校企合作雙百計劃”典型案例推選工作,從征集到的1107項案例中,遴選出74項典型案例并于今年組織了部分案例的授牌和交流走訪活動,獲得了校企雙方的廣泛關注和認可。今年8月學會啟動了新一輪典型案例評選工作,并將在本屆“高博會”上舉辦新一輪的案例展示及路演活動。本屆“高博會”將助力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舉辦“2020產教融合發展論壇”,舉辦“創新創業創未來·數字智能新教育論壇”,探索“用創新推動創業、用創業帶動就業”的有效路徑。
三是持續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為貫徹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促進虛擬仿真、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與高等教育緊密融合,本屆“高博會”將舉辦“第三屆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發展論壇”“第三屆中國高等教育智慧教學與課堂教學改革高峰論壇”“AI+教育——智聯未來2020智慧校園標準體系建設與人工智能+教育論壇”“新時代高校平安校園建設高峰論壇”等活動,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通過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提醒!多地“三僑生”高考加分政策有調整
歸僑學生、歸僑子女、華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從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4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詳細] -
網絡招聘有“陷阱”,當心!
記者從人社部網站了解到,今年3月20日至6月30日,人社部發起實施“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208萬家用人單位發布崗位信息2761萬人次,勞動者投遞求職簡歷近2000萬份。[詳細] -
明年首次學考合格考于1月13日開考,高考選考科目須先通過“合格考”
2021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將于1月13日至15日舉行。按照要求,統考考生在填報選考科目時,所選報科目須已通過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