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不愿去”到“我想去”,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越來越多學生將區外就業作為優選項
——觀念一轉,“遇見”別樣青春
“面對疫情對就業工作造成的沖擊,我們的老師盡力為數十名畢業生爭取到區外就業機會。”夜晚十點多,西藏職業技術學院3樓會議室燈光通明。會議桌前,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有關領導就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溝通協調,“交通食宿、跟蹤回訪等工作一定要做好,確保畢業生在區外能夠安心工作。”這只是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多舉并措,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區外就業的一個縮影。
從“我不愿去”到“我想去”
“程老師,現在還有去內地工作的機會嗎?我想去。”
“今年我們學校去內地企業頂崗實習的計劃會不會因疫情而取消呢?”
……
藏歷新年剛過,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程曉盈不時接到學生的電話。
從“我不愿去”到“我想去”,變化源于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得益于黨中央和區黨委、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為貫徹落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和中央統戰部等6部門《關于促進西藏籍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和非西藏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雙向交流的意見》,區黨委、政府接連出臺了市場就業補貼、區外就業補貼、創業啟動資金支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提供了保障。
2017年,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立足實際,積極探索“蒲公英工程”,實施“名校名企育優生”戰略,推進校企深度合作,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培訓。
穩崗補貼穩了民心,技能培訓強了信心,越來越多的學生將區外就業作為就業的優選項。據統計,從2017年至今,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共有70余名畢業生實現區外企業就業。“如今,我們學校去區外就業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就像蒲公英的種子,從高原飛往內地各個省市,并在當地生根、發芽、開花。”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華說。
疫情期間多舉措穩就業
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喜慶的春節蒙上了陰影,也讓即將畢業的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次仁羅布因就業問題,心生憂慮。
3月26日,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空中網絡招聘會”,徹底消除了次仁羅布的憂慮,為他送來了就業機會。
原來,3月初,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積極組織開展就業形勢線上直播,在學校就業創業微信平臺推送區內外就業政策信息,舉辦自治區空中網絡招聘會。同時,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莊世宏帶隊去企業挖掘資源,為學生爭取就業機會。據統計,目前,已有數十名畢業生分別在史記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河北唐山新好農牧有限公司等3家區外上市企業簽約,50余名畢業生與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蘭州正大等區外企業達成就業意向。
“總以為要等疫情結束才會有就業機會,沒想到藏歷新年剛過,學校就為我們安排了網絡招聘會,我是學校今年首批去區外就業的畢業生之一。”面對采訪,次仁羅布難掩心中的喜悅。
為幫助畢業生更好地適應區外工作,4月9日,學校召開了培訓會,分別從疫情防控、區外就業政策、職業規劃等方面,對學生們進行了針對性指導。
夢想在前方,我們在路上
“剛參加工作要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但只要我們踏實認真,最終都會邁過那些坎兒的。”為幫助大家堅定就業信心,在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的悉心安排下,4月初,已經下班的吾堅卓嘎通過視頻和學弟學妹分享著自己在區外的工作生活。“現在我每個月工資有6000多元,以后應該會更高,走出高原就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吾堅卓嘎說,自己通過區外就業為原本拮據的家庭增添了一筆不菲的收入,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視頻中,吾堅卓嘎語速流利,臉上充滿自信,她的成功也為即將前往河北唐山新好農牧有限公司上班的次仁益西增添了信心。
4月12日上午10點,西藏職業技術學院2020屆首批畢業生區外就業出征儀式舉行,看著即將遠行的孩子,老師們一遍又一遍地幫他們整理行囊,并叮囑他們:去了內地要照顧好自己,好好工作,多學技能,努力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強技能 促增收
為進一步提高農牧民就業水平,拓寬就業渠道,實現增收致富,西藏昌都市丁青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緊密結合市場用工需求和農牧民意愿。[詳細] -
西藏多舉措促進農牧民轉移就業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人社廳獲悉,西藏堅持把增加農牧民收入作為核心目標,拓寬就業渠道,加強農牧民技能培訓和致富帶頭人培養,增強農牧民就業創業能力。[詳細] -
西藏多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穩就業”
為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和企業復工復產,西藏積極嘗試為畢業生求職者搭建高效便捷的線上招聘求職對接平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