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山村日月新——記西藏昌都市芒康縣木許鄉群眾的“四講四愛”活動
木許鄉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縣,鄉里只有兩個村子,分布在瀾滄江西岸,江對岸就是云南省德欽縣。
未到木許鄉前,記者完全想不到車子竟然能沿著214國道開進村子里。由于緯度、海拔較低,來到木許村時,三三兩兩整修一新的二層小樓散落在江邊的坡地上。
在這里,記者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好多村民摩托車上都貼著“四講四愛”的標語,用的手機殼也印著“四講四愛”幾個字。
“這些都是我們免費發放給村民的,除了這些,還有宣傳冊、手提袋等,很受村民歡迎。”木許鄉黨政專干江少鵬介紹,截至目前,木許鄉共開展“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203次,活動現場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冊、專人講解、發放宣傳品等多種方式向群眾宣傳“四講四愛”。
“我們鄉里有專門的宣講隊,每個宣講員配有專門的服裝,包括印有‘四講四愛’標語的帽子、T恤等,一看就知道是宣講員。每周一個村子至少要進行一次集體宣講,除此之外,還走村入戶,到田間地頭給群眾宣講。”江少鵬說,要充分發揮各級宣講員和基層黨組織陣地的作用,教育引導干部職工、群眾、學生和僧尼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跟黨走。
“其實我們這邊最有特色的,還是大學生志愿宣講團。” 益西多吉補充道,每年暑假寒假,鄉里都會組織回家的大學生穿著專門的服裝,走村入戶宣講“四講四愛”,并發放暑期實習證明。
“這些孩子們都是村里人看著長大,并考上大學,走出山村的。他們和村里人熟悉,由他們講外面的世界、黨的政策,村里人愛聽。當然,我們也會對大學生們進行政策培訓。今年暑假,鄉里就有8名大學生進行志愿宣講。” 益西多吉說,整個假期,每名學生能宣講30次左右。
擁宗,木許鄉木許村帕拉組人,南京審計大學大四學生,“在家做宣講,對我自己來說也是一個鍛煉。畢竟大四了,快要畢業找工作了,要多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另外,給家鄉人講講城市生活,也能激發正在上學的孩子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勵他們好好學習。”
“我們這邊山高谷深,又有瀾滄江隔斷。以前交通不暢通,村里有人嫁到江對面的佛手鄉,多少年都回不來一次。哪像現在,汽車直接能開到家門口。” 益西多吉說,木許鄉還經常和江對面的佛手鄉進行籃球、拔河、鍋莊之類的文體比賽,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佛手鄉,屬于云南省德欽縣,與木許鄉一江之隔。“兩個鄉,一水之隔,多少年通婚、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藏族、納西族、漢族的,都是一家人!”
采訪將近結束時,益西多吉興奮地對記者介紹,2019年木許鄉康巴蜜橘基地建設、葡萄種植、蜜蜂養殖工作成效顯著。去年完成七個康巴蜜桔基地建設工作,投資552萬,共計有870.41畝;全鄉葡萄種植共計1019.29畝,全年葡萄產量354034.9公斤,總收入1770174.5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總收入331008.5元;蜜蜂養殖為全鄉64戶404名農牧民群眾帶來創收368480元,其中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0戶106人帶來創收102144元。“咱們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能不感謝黨、感謝政府嗎?”
從木許鄉出來時,正好遇到5歲的亞德諾在木許村口的橘子林里玩耍,孩子笑聲清脆,說以后要好好學習,要像村里的哥哥姐姐們一樣考上一個好大學。村子旁的瀾滄江奔流不息,回首望去,木許鄉散布在江邊的藏式房屋的屋頂上,一面面紅旗迎風招展,像躍動的火焰,照亮著木許鄉人的幸福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講四愛”活動的人民性特質
西藏自治區開展“講黨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廣大群眾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詳細] -
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卡孜鄉開展“四講四愛”宣講活動
為深入推進“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弘揚優良傳統,引導農牧民群眾講文明、樹新風,近日,林周縣卡孜鄉組織各村組開展“四講四愛”宣講活動。 [詳細] -
關于新時代西藏自治區“四講四愛”好少年候選名單的公示
按照西藏自治區文明委工作安排,區文明辦聯合區教育廳在全區各地市及內地西藏班校中組織開展了新時代西藏自治區“四講四愛”好少年評選表彰活動。[詳細]